天台山游记浙江台州的这条瀑布,是一处世
继续浙江自驾游,今天我们来到台州市的天台县。天台是一座山城,千百年来,这里流传的奇闻异事不胜枚举——佛教(支系)从这里发源,活佛济公在这里出生,无数的名人高士在这里隐居,唐朝那些喜欢游山玩水的诗人几乎每一个都到过这里。到了明朝,出了一个著名的“游记作家”,此人花30年的时间走遍了中国的20多个省,写了一本60万字的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或许是被李白“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的名诗名句“洗”了脑,所以那一年初夏,徐霞客第一次寻着唐诗之路来到了天台山,之后又二度三度到访,并把自己这本震惊后人的遗世之作的开篇定在了这里。所以,天台山是台州乃至浙江省境内的一座必游之山。如今这里是国家级的5A景区。然而天台境内“山有八重”,其间庙宇错落,云海四溢,林木不知几多深,溪流无穷尽。整个天台山如果全部走下来,可能一个月都爬不完。而如今的天台山(景区)根据地理区域的划分,更是有数个大小不一的景区以及千百个小景点(景致)遍布。弱水三千,取一瓢饮。我们第一个打卡的地方选择了天台山上最著名的景点:石梁飞瀑。看起来是一条普通的瀑布,其实它很特别,因为,这是一处“世界级”的奇观。从无数文人墨客留下的千诸多名句来看,这条水流了不下千年之久。徐霞客形容它道:“停足仙筏桥,观石梁卧龙,飞瀑喷雪,几不欲归。”短短的一句话,信息量很大。首先,仙筏桥是石梁飞瀑的最佳观赏点。进入景区之后,我们每个人都在此站了站。确实,此处的视角最为巧妙。正前方的瀑布不大不小“构图”饱满,绿植层次分明,四面围拢。山、石、水、木、人由远及近,如入水墨名画之先境。其次,“石梁卧龙”,便是指的石梁飞瀑上方的这一座“天生桥”。何谓天生桥?简单来说就是一块石头横跨两岸之间,拥有着桥的形状,但它却不是人工建造的,而是天造地设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生桥景观其实不在少数。在我国的江浙地区以及四川、广西、云南等山多的省份,大大小小拥有此类形态的石桥少说也得有个几十座。但天台山的这一座石梁天生桥,与它们都不同。一是因为,它是花岗岩石质地。说起来,花岗岩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石头。在我国的各大名山,如泰山、黄山、华山,包括青藏高原和西北的干旱大漠山中,到处都可以见到花岗岩的身影。这种石头密度极大,坚韧不拔。它常常是裂而不落,蚀而不残,它耐得住酷热和冰川的考验,久经磨砺而不屈服。虽说古代地质文化并不发达,但花岗岩的“精神”却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高士,留下了不朽的诗画篇章,以及大量的摩崖石刻。这些老祖宗的痕迹雨刷不掉,雪封不住,堪称“石头上的奇迹”。而天台山的这一道石梁,从有文字记录起,它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这也是“天台石梁”与众不同的原因之二:这种天生桥与瀑布相结合的“巧合”在人类可及范围内少有耳闻,因此说它是“世界级的奇观”也不算过誉。咫尺之地,近赏石梁飞瀑,可以真切地体会到《徐霞客游记》中“飞瀑喷雪”的意境。即便我们游览石梁景区之时并不是浙江东部水盛的季节,但依然可以感受这瀑布的奇绝。唐诗之路上美景遍地,踏着李白、杜牧、孟浩然、刘禹锡等多位诗人的足迹,天台山一行早已超脱“观景”本身的意义。浙江旅行还在继续,我们下期接着说。记得
上一篇文章: 浙江省各市县区地名的由来 下一篇文章: 浙江这个县有福了448亿的高铁项目穿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