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时公交到医院免费为病人理发,这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施雯通讯员王昵文/摄“喂,是卫生(健)局吗?我想表扬一个人!”“我想表扬余杭三院的退休职工鲍国宝,他长期来给我们免费理发,真的是毛好毛好......”81岁的医院集团瓶窑院区(余杭三院)消化内科的住院患者,电话里邵大爷言辞恳切,反复感谢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鲍国宝,今年74岁,是余杭三院的一名退休职工。鲍国宝,熟悉的人都叫他鲍师傅,他每周六都会在住院部为出行不便患者免费理发,像邵大爷这样的表扬电话,每个月都会有很多个。并不为人所知的是,免费理发这件事,鲍师傅已经坚持做了32年。来回坐4小时公交,32年坚持免费为病人理发年鲍师傅还未退休,他白天上班,下了班就在瓶窑镇上免费上门理发,无论酷热寒冬都阻挡不住鲍师傅的脚步,这一做就是32年。退休后的鲍师傅随女儿们搬至江干区,尽管如此,每周五下午,他依旧坐两个多小时的公交车赶到瓶窑,只为在周六给患者免费理发。问及鲍师傅是什么力量让他坚持这么多年,为患者免费理发?鲍师傅淡然地说:“理医院来,患者出去又不方便,正好我会剃就过来帮帮忙”。他平淡的语气,仿佛让人觉得坚持32年,对他来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爱心助学许多年,结缘“五个女儿”鲍师傅一直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年,鲍师傅在报纸上了解到捐助孩子学习的希望工程,他把元钱寄到了浙江青少年成才基金会,联系到浙江天台县二年级学生金某并结成助学对子。鲍师傅笑称,有两个女儿的自己又有了“三女儿”。年,鲍师傅又结识了浙江省岱山县小学生叶某这第四个“女儿”,她家是渔民,父亲在海难中丧身,没人挣钱供她读书,鲍师傅就捐款资助她上学。年,鲍师傅又在浙江省太顺县某小学结识了第五个“女儿”。“我一直帮助她们到初中毕业,现在她们都已经工作了。”鲍师傅说,“这几个孩子都很乖,经常给我写信,现在,家里还保存着她们寄来的信和照片呢。”在父亲的影响下,小女儿鲍丹读书期间,也每月从生活费里节约下钱,资助温州一失学孩子重返校园。匿名捐款海塘建设,省里领导亲自撰文点赞年在支援因台风被毁的浙江海塘建设中,鲍师傅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元钱来,匿名捐赠。当时,浙江日报专门到瓶窑邮电局寻找匿名捐赠的人,对鲍师傅进行了专题报道。鲍师傅的故事鼓舞了很多人。当时一位省里的领导还亲自写了评论员文章《三百元见真情》,发表在年4月21日的浙江日报头版,号召大家学习。当年浙江日报的报道,以及省里领导专门为此写的评论员文章。年杭州市开展“春风行动”,鲍师傅也是第一位个人捐款者,他每年都会向“春风行动”捐款,从未间断,这一捐就是20年。这二十年间鲍师傅生过肾炎,家中经济一度紧张,但他的爱心行动从未动摇过。一次善意也许简单,但始终如一的善良和坚持却很难。鲍师傅的坚持让涓涓善意汇成浩浩大爱,他的存在让人相信渺小的伟大。鲍师傅像微弱却温暖的烛光,燃烧着,燃烧着,照亮他人前行的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756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