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绀宇传中外宋代禅师旷古今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
本报记者陈洪晨/文杨辉/摄
他是僧非僧,入俗不俗,虽是佛教中人,也斥佛中之恶;虽常佛道斗法,也友道中之善——他就是民间传说中“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的济公。
在中国民间,佛道二教的界线并不截然分明。两宋时期的天台山,儒释道三教圆融并存的特点尤为鲜明,济公便是这一时期的传奇人物。
道济其人
历史上,济公确有其人。
据《浙江通志》:“济颠名道济,台州李氏子。初参瞎堂,知非凡器,饮酒食肉,有若风狂。监寺至,不能容。堂云:法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耶?及远公寂,出居净(慈)寺,屡显神通。年七十三端坐而逝。”
《天台县志》有:“济颠父李茂春,高宗李驸马之后,隐于天台。母王氏梦吞日光生师。年甫十八,亲丧。投杭州灵隐寺出家,居净慈。逆行顺行,言行叵测,其济物利生神通,感应事迹甚多。盖天台五百应真之流也。”
济公俗名李修缘,南宋绍兴十八年()出生于天台。
李家祖上是名门望族,世代仕宦,为官清正,且历代多佛教信士。济公的父亲李茂春,南宋初归隐天台,为人仁厚,乐善好施,每遇灾荒,即捐粮捐物给乡亲,人称“李善人”。
济公少时在三教睦居的赤城山读书,聪明颖慧,嫉恶如仇;又居天台宗祖庭国清寺附近,耳濡目染。
弱冠之年,他皈依佛门,先入国清寺拜法空一本为师,又参访祗园寺道清、观音寺道净,后赴杭州灵隐寺,在高僧瞎堂慧远的门下受具足戒,法号“道济”,后居净慈寺。
传说他皈依佛门后,不循常规,出入市井,假装癫狂,锄恶扶善,深得百姓的敬仰和爱戴,被尊为“济公活佛”。
济公圆寂后,在民间进一步被神化。人们说他出生时,国清寺里第十七尊罗汉——降龙罗汉突然倾倒,因而他是十七罗汉转世;又有人说他死后重返故里,在赤城山腰的瑞霞洞显圣。
济公的谥号更是长达28字,集佛道儒尊号于一身。为何在他的生前身后,当地都有许多传说,为人们所乐道?这些传说是怎么来的?
天台学者许尚枢认为,一是时代需要,南宋时朝廷对外曲膝投降,对内镇压百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人民盼望救星,时代需要英雄,所以老百姓把自己信仰、敬佩的济公推上历史舞台;其二则是济公所处的地域背景,天台在汉末就有佛教传入,东晋时成为五百罗汉总道场,因此济公入佛门,又被列为罗汉。
济公遗韵
天台古城北门外永宁村石墙头,是济公的出生地。年,济公故居修复落成,位于县城赤城路号。
故居占地16亩,建筑面积平方米,保留了南宋时期天台仕宦人家“三进九明堂”的宅第格局,分李府、观霞阁和陇西园三块主体建筑。
大门照壁有“慈悲仁慧”四字,一边门额上书“悟源”,意为济公得道之源,另一边书“清境”,指进入清净的环境。大门口楹联上书:“入如是居清风明月贯古今,参济民道天理人情悟假真。”
李府的天井中间有一口古井。传说南宋初,李茂春弃官归隐,来到浙东佛道圣地天台山,掘井造宅。此井久旱不涸,甘甜清冽,当年“小济公”就是喝着这井水长大的。
从正厅、中堂到书房、卧房,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生活场景一一了解济公的生平,离这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似乎更近了一些。
除了济公故居,赤城山是济公读书、悟道之地,是另一个感受济公文化的重要场所。
“不与众山同一色,敢于平地拔千仞。”赤城山孤峰卓立,层层叠叠险峻雄奇的峭壁间,藏有二十余个岩洞,其中瑞霞洞相传为济公显圣处,故又称“济公洞”。
在瑞霞洞和香云洞之间,建有济公院。
济公东院依山势而建,山门朝西南开,门口高悬“济公东院”匾额,有联“活佛神奇传世代,赤城灵秀甲东南”。
入山门门厅,柱上有一副活泼诙谐的对联:“上上弯弯弯上山门朝活佛,来来往往往来世路度凡人。”前为济公纪念堂,中奉济公像,神态安详。其后白云洞内,重塑了济公百态雕像,有喜、怒、哀、乐、悲、愁等各种不同神态,形象地展现了济公浪迹天涯、扬善抑恶、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济公西院的知名度更高,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天台籍建筑学家齐康设计的。主院似僧帽,前门似袈裟,后门似僧鞋,以游廊相接,济公的形象与精神都寓于这座精巧的建筑群之中。
济公西院的前山门朝东而开,悬挂着“济公院”的匾额,两旁有“赤城绀宇传中外,宋代禅师旷古今”门联。13米高的木柱直插土中,覆盖着象征着百衲衣的瓦片,加上颗佛珠,四面透风,宛若飘逸的褴褛,有超凡脱俗之感,活脱脱的一件“破袈裟”。
主院形似僧帽,取名“八盖阁”。其内有一尊济公雕像,左视似笑,右观如嗔,一只手捏着破扇,一只手握着酒葫芦,不修边幅、洒脱不羁而又幽默诙谐的神僧似乎又回到了人间。院内有联,“不诵经不谈禅不守斋规,专管世间不平事;无挂碍无恐怖无边法力,要救天涯无辜人”,描述了一个不受清规戒律束缚、潇洒自在的济公。
参观结束,拾级而下,回头仰望这座构思奇特、妙趣横生的济公院,恍惚之中仿佛见济公身着破衣、破帽,拿着一把破扇,盘坐于山道上,别有一番意趣。
传说演变
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天台民间文学爱好者整理出一批济公传说,陆续在《民间故事》《山海经》《故事大王》上发表,一个神通广大、癫狂不羁的行侠奇僧形象,走进了千家万户。
现存于天台民间的济公传说有数百种。关于济公身世的,有《济公出世》《拜佛求子》《降龙罗汉转世》等;关于济公少年生活的,有《济公对课》《祸出东门庵》《拜师羞学台》《计斗恶嫂》《泼水救古寺》《小知府上任》《洒菜叶水救火》《变牛谢老农》《竹篮打水》《棒打寿联飞》《梨树饭锹柄》等;济公颠狂济世、惩恶扬善、扶危济困、戏佞降魔的传说,有《游走》《巧计戏恶棍》《夜捉飞天鼠》《调花轿济公救民女》《古井运木》《呈诗护松》《显圣救挑夫》《巧救剃头匠》等;与济公有关的民俗风物传说,有《饺饼筒的来历》《五味粥》《广济村》《金盘与枫树头山》《木鱼山与利济桥》《施安桥》等。
这些传说以济公生平经历为主线,以惩恶扬善为中心,以风趣诙谐为基调,在民间口耳相传,神奇迭现而不失睿智,鲜活生动又亲切自然。年,“济公传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济公的故乡天台,许多民间习俗,如吃饺饼筒、喝五味粥等,都与济公传说有关。
传说济公在国清寺时,有一次,寺院众僧为接待客人做了许多斋菜,然而一些客人因特殊原因没到,菜就多了出来。济公担心浪费,灵机一动摊了一张张饼皮,把剩菜都包进饼皮里卷起来,以便再吃一顿。这种做法后来在民间传开,演变成为天台饺饼筒。
五味粥也有来头。传说济公在国清寺时,曾负责在伙房烧饭。他看到有的和尚剩了菜,觉得很心疼,就把剩菜收集起来,拿到溪边洗一洗,出太阳的时候晒干,再装进容器里储藏起来。到了正月初一的早晨,济公用平时积攒的番薯干、红枣干以及芋艿、黄豆等,烹制了一锅美味的粥。他惜衣惜食的行为,让众人赞叹不已,五味粥的做法也从寺院传到民间。如今,许多天台人每逢正月初一,都会煮五味粥来吃。
八百多年来,济公的故事一直在民间流传,精彩纷呈,经久不衰。天台人用文学、说书、道情、绘画、雕刻、戏剧、影视、舞蹈等多种表现形式,演绎济公的传说,塑造心目中的济公形象,弘扬济公的文化精神。可以说,济公文化是两宋时期天台山文化中最典型、意蕴最为深远的元素之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