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藜行歌,天台山中访古寺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对浙江天台山心向往之。盛唐的李白对天台山的狂热让他直呼“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到了中唐元稹还在和游人“相逢又说向天台。”这不只是李白元稹几人的痴心,而是整个唐代的心声。用我们现代的语言来描绘,可以说天台山是唐代诗人的“诗与远方”。究竟是怎样魅力的一座山让唐代诗人们“醉罢卧明月,乘梦游天台”?他们心心念念的又是怎样的天台山呢?唐代诗人们大量的吟咏给后人留下了可以探寻的遗踪。明代的自然地理学家徐霞客随着他们的足迹写下了《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游天台山日记》。同样在明代,人文地理学家王士性也随着唐代诗人的步伐写下了《入天台山志》,并收入他最著名的《广志绎》中。天下名山僧占多,天台山尤其以天台宗而独绝天下。至今,仍有诸多名刹丛林隐于林泉奇石之间。后人总结了天台山名胜五绝:“国清松,塔头风,高明钟,万年柱,华顶雾”。它们无不与各自依傍的寺院相关。
国清寺寺田与隋塔这些现存寺院基本上都是在明清时期定局,大部分殿宇经历了数次战乱洗礼,很多在后来重建。如以建筑年代之古远,建筑单体之雄伟,自然无法与北国的唐宋建筑相比。但是它们有绝对不输北国寺院的看点,30多年前,国清寺当时的修复建筑师葛如亮先生在他的《天台山国清寺建筑》一文中写道:“名刹大寺,往往不容易引起建筑研究的重视。这类建筑,在过去的历史年代中,不免权贵涌集,或有涂抹装扮;而香火鼎盛随之而来的兵火之灾也就更多。虽创建较早,终非本来面目。若是研究中侧重年代古远,折服于斗拱雄大,对很多设计本身,反倒不顾,则明代以后的建筑更在视线之外了。”不仅是建筑研究,就连普通的游客也总以为江南的大部分寺院总是拿风景来凑数罢了。然而除了单体建筑以外,寺院建筑群落间的组织也是个极为值得探讨的话题。对于寺中的僧人和求拜的香客来说,这种建筑群落之间及其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才更深远的影响人的行为。古人也是分外看重这些寺院群落散发出来的整体的感觉,而不会去单独讨论一个殿宇建筑是怎样的。国清寺如果想在天台山众寺中只挑选一个游览的话,那必然非国清寺莫属。因为李白说“天台国清寺,天下称四绝”。国清寺是中日韩天台宗共同的祖庭。它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公元年),初名天台寺,后改称“国清寺”。其名取义“寺若成,国即清。”除了隋梅隋塔是隋代真迹外,现存寺院重建于清雍正十二年(年)。
国清寺弥勒殿入口我曾二上国清寺,每一次去都有新的体会,它真是亦晴亦雨亦雪,亦春夏秋冬尔。选址于两溪交汇的山麓地带的国清寺,山环水抱,格局中藏。最感染人的,是它作为一座古刹有着十分完整的寺院格局。现存国清寺共五路轴线,是典型的多路纵轴顺等高线递进的寺院布局模式。其秩序严整,对称性强。但也有诸多变化灵动之处,如山门朝东使得入口序列设计得极为有趣灵活,和一般寺庙呈现出鲜明的不同。放生池的设计也不按常规,既交接了两路轴线,又适应了地形。“十里松门国清路”是皮日休对前往国清寺的香道空间的描写,它的烂漫精彩绝不输于国清寺内。远处天台群山连绵,寺外隋塔高高指引,近旁松径上广袤的稻田和不远处的屋舍构织成人间奇景。那是久在樊笼里的我们很难体会到的宁静苍远。石梁方广寺如果说国清寺是游天台山必看之寺的话,那么石梁方广寺则当之无愧是必看的第二座。若要问我为什么,还得问唐代诗人。他们留下了足足七十多手唐诗,全然是孟浩然一样的语调“问我今何去,天台访石桥。”(石梁也唤作石桥)徐霞客也两访石梁说“仰视石梁飞瀑,如在天际。”
石梁飞瀑与中方广寺石梁在山间叠溪上,整个溪流在一个Y形谷地中,上下高差极大,有数段大的叠落,因而形成数个小瀑布,并陪衬着一处落差达30米的飞瀑。因瀑穿越一根跨度7米,高度2米,厚处3米薄处不足一米的石桥而天下闻名。天下瀑布比之险奇壮阔者比比皆是,天下石桥亦是成千上万,但他们两者相互结合,瀑穿石桥的奇景却是天下绝无仅有,更何况这座桥完全是天然的一座花岗岩石桥。
中方广寺毗邻悬崖原谷地中依傍山溪坐落着上中下方广三寺,今只存后两座,此二者的选址和相互关系也是绝无仅有。中方广寺在两个小瀑布交汇处,基座崖壁紧邻石梁,在飞瀑穿石梁的入水口。下方广寺则位于瀑布跌落处的略高处,即飞瀑穿石梁的出水口。两寺一高一低,一上一下,隔瀑布对角相望,形成一种非常动人的关系。而若说单寺布局又以中方广为独特。它有一系列的听瀑设计,寺入口设计则是由上而下的路径。从外部看形成了一个飞瀑、山、石梁、建筑组成的经典形式。现在经常有人说,它是中国版的流水别墅。智者塔院在国清寺东北方向十公里的高岭山坪上有一座智者塔院,它又被称为塔头寺,真觉讲寺,也是创立了天台宗的智者大师的肉身塔所在处。《国清寺志》说它“周围古松蔽日,修竹凝翠,更兼地势高峻,正风猎猎,素有‘高明幢,塔头风’之称。”它的清幽深寂深深感染了我。
智者塔院主入口这座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六年(公元年)。智者大师故去后,其弟子建肉身塔于大殿内,并于寺附近筑智者大师墓。与国清寺等采用多路轴线递进式布局不同,它采用的是以一个方形庭院为中心的向心式布局。这样的寺院建筑群组织方式,非常有古意,反映的是中国早期寺院的布局模式。就我所知,这样的布局仅在镇江宝华寺能找到它的同胞。
智者塔院大殿大殿曲线柔美,举折有致,有隋唐建筑遗风。更难能可贵的是它至今仍保持着一座山野小寺的古朴。与一般金碧辉煌的寺院相比,智者塔院是一个天台民居式寺院。当地精致的干垒石材,黄色的外壁,暗红色的向庭院侧的内壁,形成寺院明丽多变的色泽。转折灵活的入口序列和孤置于寺外的放生池都是它独特之处。除此以外,寺中尚存的唐碑更显现了它的古远。高明寺在智者塔院所在的岭上可以望见远处山谷之间的一座大寺,那便是我极力推崇的高明寺。它创建于陈宣帝后期,智者大师于此建幽溪道场。后来,寺改称高明寺,皆因“日月二曜照临其下,聚而不散,故又高又明,曰高明。”之所以要造访高明寺,首先在于它是深藏在谷底中的寺院,由此延伸出许多不同于国清寺的做法。因在谷底之中,所以主要的山径是盘旋而下的,山崖层层跌落,险绝异常。袁枚有诗云:山径凿何处?半在山腰里。舆夫作蛇行,狭处仅容趾。”到达寺院的路径不是一个可以被忽略的过程。艰难险阻和风景都是每一个香客的体验,只有加上这个部分寺院才完整。古寺随着人们的步伐时隐时现,显现了谷底寻寺的趣味。这种趣是随着山道的盘桓曲折展开的。高处露出的寺宇全貌,却随着我们的前进而又渐渐隐没在丛林中。这是古来寺院设计之法。
高明寺壁于我而言,高明寺和国清寺采用了相似的布局和相似的入口。他们是可以互为参照的。它依山而建,设东中西三路轴线,其中钟楼高高兀立,曾是高明寺最标志性的建筑物,今日此钟已重建,古今对比,孰优孰劣各有说法,但我们在抚今追昔中,可以探讨寺院建筑应该怎样更好的面向未来。除此以外高明寺东的止观桥,幽溪亭,摩崖石刻,圆通洞等历代古迹,成为今日观览高明寺另一个必去的胜迹。万年寺“乱峰曲处有平田。一寺深藏别有天。”山间古寺依偎磅礴大山的古趣大概就是我们所要寻找的“悠然见南山”的诗意吧。清人曾用“露气春林,月华秋水;晴光淑景,芳草远山”来形容万年寺周边的环境,这样灵窟仙境无不令人醉之痴之。万年寺始建于唐代,本是南宋时的十大古刹之一,寺院规模曾十分宏大。明代莲池大师《竹窗二笔》记:“万年寺当天台万山之中,殿前古树十余,一字横亘,行列整而枝叶茂,郁然为山门美观。”而今空空苍柏依山门之景仍存于此。天台宗作为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个中国化的佛寺宗派,他的佛学院又是怎样的呢。这便是万年寺的又一个特色,在此我们能看到僧人们要通过怎样的一天才能完成他们的课业。华顶寺天台山有各种修行的道场,但在天台山的最高处有一种更为独特艰辛的修行方式。僧人们选择在深山里修行,他们用竹子搭建起茅棚,独自参禅。这些茅棚往往在悬崖深涧间。风霜雪雨,艰难辛苦只为追逐心中的佛法。这便是华顶茅棚的由来。到了五代后晋时期,禅宗德韶国师经过这里,见僧人修行如此艰苦,便于此建立道场,此即今日的华顶讲寺。华顶讲寺每天都会为这些在茅棚中修行的僧人提供一顿饭,召唤这些僧人前来用餐的便是每天的钟声。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古人有诗云:“天台六十五茅棚,总在悬崖绝涧中。落尽山花人不见,白云堆里一声钟。”总体来说,天台山的寺院充分体现出了“深山藏古寺”的“藏”字。“峰回路转,柳岸花明”是寻寺的趣味。山麓,深谷,溪涧,岭巅等不同的选址和天台宗的佛法教义孕育出各自不同的寺院。杖藜行歌,雾中访寺,寻唐人之足迹,不亦乐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