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桃源凤山三门海
三门海位于广西河池市凤山县袍里乡坡心村,是世界喀斯特地貌典型的核心地带。因发育有三个天窗,由自然通道可乘船入内,使人体会到山中有海、海上有门的神秘感觉,“三门海”因此得名。
天窗是喀斯特地貌的新形式,有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三门海景区的天窗就有7个之多,是串珠式天窗群,并列排成北斗七星,在世界旅游资源中是绝无仅有的,其中可通行的有三个。水、洞、天浑然一体,蔚为奇观,是世界绝无仅有的壮丽景象,被国内外专家称之为“世界之窗”。三个天窗中,最神奇的是第三个,这里冬暖夏凉,温度常年保持22度,入口处的岩石直贴水面,在阳光照射下宛如一块巨大的翡翠,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成群的野猴在此嬉戏。
第一个天窗是天窗群中规模最大的,呈浑圆状,总面积有多平方米,最大深度72米,堪称天下第一窗。水被山崖环抱形成一个湖,湖水像海水般湛蓝,茫然间让人不知道眼前的这一波是河、是湖、还是海。原来这里水的颜色、深度和潮汐现象和大海一样,目前有三个天窗可由乘船而入,使人感觉山中有海、海上有门,故名“三门海”。
到达第二个天窗要经过一个长达百米的天然通道,洞口犹如一个巨大的石拱门,蔚为壮观。晨光透过洞口斜射到水面,再反射到洞顶,构成艺术长廊里晶莹耀眼的光。洞顶上方的石乳、石笋、石幔、石帘垂挂,似乎由于自己长在大山深处而少了许多世俗,愈发变得百媚千娇起来。更绝的是一片薄薄的钟乳石,状如铜镜,幽幽发着绿光,据说那是一块绝世美玉,来探洞的外国探险队曾开出天价想把它带走却被拒绝。三门海仿佛是格外受偏爱的小女儿,大自然母亲把所有美好的一切毫无保留的赐予了她。
第二个天窗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半月天窗。抬头看看,好似朗朗晴空中有半个月亮缓缓爬上山头。突兀的岩壁上绕着一条条麻藤,原来古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今有“三门海妙招,空中垂钓”,这一条条麻藤每隔一米左右垂下一根细线,线的末端悬于水面之上三公分左右,不能太低或太高,低了则被小鱼抢了先,高了鱼够不着,鱼饵更为简单,几片嫩叶即可。
据说,清晨的三门海,成群结队的油鱼们会来觅食嬉戏,发现悬挂于空中的美食后,争相跳出水面抢食,待到吃到饵料后,便被牢牢地钩住动弹不得了。别看油鱼只有手指般大小,可是鱼中精品,吸寿源之灵气,不用放油就可煎炸,自身会冒油出来,而且肉质细嫩爽口。
三门海景区中喀斯特地貌层层峰峦,山脚悬崖下一汪碧蓝波光,那水碧得异样,不似蓝也不似绿,却透着一种清清澈澈、柔柔腻腻、丝丝滑滑的色泽,忍不住上前一亲芳泽。远看似一块凝固的碧玉,到了眼前才发觉水波正托着点点落叶碎红缓缓向远处流去。
水源洞是波心河风景区的一绝,传说古时候洞内深潭栖息着一头体形宠大的犀牛,困洞口窄小无法外出而经常晨潭中出没,故而也称“犀牛宫”。水源洞全长米,潭深16-30米,为地下河连体天窗,人称“中华三洞天”,洞外流水哗哗,洞内不见急流涌出。驶船游览,洞内水平如镜,沿途三暗三明,暗处如水底龙宫,明处如见通天潭,洞中水,水中洞,水转山移,水啮山穿。四周悬崖险峻,壁上岩溶景观千奇百怪,引人入迷。
波心水源洞风景区距县城西南面22公里,为完整的喀斯特地貌。它由波心河、水源洞、飞龙洞、南天门等景点组成。波心风景区以山奇、水秀、洞秘等特点而令人神往。波心河其实是一条暗河,只是在波心露出形成波心河,它由凤山境内的平乐、金牙、江洲三支暗流汇集而成,是广西流量最大且流程最长的溶洞暗河。波心河全程60多公里,地下暗流蜿蜒曲折,偶尔出露明流,形成规模宏大,神奇多彩的岩溶景观和地下水群景观。从地下出的明流犹如一条蛟龙缠绕波心大坝,又经波心桥转入袍村溶洞长廊。
波心河是世界著名长寿之乡巴马盘阳河的源头。沿河两岸景观绮丽、气候宜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世代健康长寿,水源边共多人口的三个村寨就有长寿老人12人,其中百岁以上的老人有四个。沿河一带是人们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的胜地。
波心河西面飞龙洞和南天门也别具一格。两河与水源洞相连,飞龙洞为天生桥型,跨度约70米,桥底为流往水源洞的暗河,水深不可测,洞中四壁石笋、石幔遍布,形态各异,妙趣横生;南天门山峰挺拔,直指苍穹,洞口端正四方,入口便为大天坑,坑底为幽幽深潭,潭水经地下暗河由水源洞流出,沿天坑边缘擦行,可入内洞,洞内左右岩厅宽敞,洞内乳石琳琅满目,千姿百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