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社局呵护留守儿童,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近年来,县人社局深入实施服务保障农民工战略性工程,精心组织开展农民工服务保障系列工作,深入推进农民工全覆盖走访慰问行动,切实解决农民工所需所盼所想,有效带动本地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了社会经济稳定。
人社力量助推“春暖燕回巢”
“这是我们的生产车间,公司的产品基本上以出口为主,最近订单量大,工人们也在紧张忙碌中。”四川至高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高介绍道。
张志高介绍公司产品
张志高是天全县老场乡人,年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创立重庆志高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创业至今已有20年,主要从事专业生产及出口汽车换挡齿和各种型号摩托车离合器总成及配件,生产的产品销往全国多个省区,以及东南亚、非洲、中东、北美洲等42个国家和地区的各大市场。
年1月21日,天全县召开“大雁归来返乡创业新春恳谈会”。会上,重庆志高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作为返乡企业与天全县签约,张志高在家乡的创业之路也就此展开。
公司于年正式投产运行一条生产线,在人社部门帮助下,已招聘员工余人,聊起返乡创业的路,张志高表示,如今,家乡的发展环境、发展空间不断提升,大力支持和鼓励返乡创业,出台了许多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返乡发展他信心十足。
据张志高介绍,年疫情发生后,县人社局帮助企业解决了因疫情无法返岗的农民工补贴元,落实了新型学徒制培训67人,切实帮助企业度过了难关。
无独有偶,46岁的高永国,在县人社局的关心和支持下,也成为了返乡创业的典型。如今的他,是雅安大农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四川省返乡创业联盟副会长、重庆市四川雅安商会副会长、天全雅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新华乡土耳苕种植基地
高永国于年回到家乡天全县新华乡落改村,开始尝试种植土耳苕。他从自家试种的一株土耳苕里收获了10多公斤的块根,丰收的喜悦开启了他规模发展土耳苕种植的创业路。通过不断尝试和努力,年年底,高永国成立了集药苕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天全县雅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最初自己种植余亩发展到现在带动全县共种植多亩土耳苕,促进余人就业,带领乡亲们实现致富增收。
“在我创业过程中,县人社局就从县级创业引导基金给予创业补贴,还送我参加省人社厅组织创业培训,并整合人社、农业、退役军人等部门创业指导专家对我创业进行跟踪指导,助力发展壮大”。对于县人社部门提供的帮助与支持,高永国心怀感恩。
据悉,近年来,县人社局积极搭建返乡创业服务平台,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搭建好梦想的“出发点”。建立“农村电子商务孵化园”、“天全县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建“天全县创业指导中心”,组建“创业项目库”和“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为返乡创业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指导、人才培训、经验交流、项目孵化、项目推介等“一条龙”服务,建立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落实创业担保贷款,为返乡创业解决好融资难的“突破点”。强化银行、财政、人社等职能部门的协同推进,筹集创业贷款担保基金,及时为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者和小微企业发放创业贷款。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在鼓励返乡下乡创业政策的支持下,在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的推动下,我县越来越多外出务工人员,凭借自己的学识和勤奋返乡下乡创业,从曾经的“孔雀东南飞”到如今的“春暖燕回巢”,一个个返乡创业的成功案例,体现了天全县人社部门的真心服务和默默支持。
服务保障扎实有力呵护留守儿童
对于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来说,在家的孩子是内心最深的牵挂,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的陪伴是日思夜想的梦。为此,天全县人社局努力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生活难题和后顾之忧,针对留守儿童渴望父母陪伴的问题,启动关爱留守儿童项目,“童伴妈妈”们的出现,弥补了留守儿童内心对母爱的渴望,从此,孩子们说话有人听、烦恼有人解、孤单有人陪。
新华乡童伴之家童伴妈妈淡青
新华乡永安村童伴之家的童伴妈妈淡青就是其中的一位,年,淡青成为村里留守儿童的“童伴妈妈”,这让她的人生有了一个新的起点。她通过朋友联系到四川农业大学志愿者,在星期天到新化乡文化站开设自然美学课堂,教孩子们学手工、美术、英语等;并开设野外生存技能课堂,带孩子们去爬山,亲近大自然。
为着力做好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切实解决农民工所急所想所盼,让农民工和留守儿童实实在在感受到关心和关怀,县人社局联合相关部门建立了留守儿童监护网络,保障留守儿童权益,并为孩子们搭建了与外出务工父母沟通、联系的桥梁,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
记者:杨杨
编辑:罗洁
责编:曹菲
审核:吴杨
审发:解明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