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尊士俯下身子真心做事浙江日报

北京中科中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61223/5153159.html

奚尊士(左三)在西坑下山移民搬迁现场,和群众交流。

在天台石梁镇,只要提到奚尊士,没有一个老百姓不夸赞他“接地气”。

“情到深处事不难,只有俯下身子真心做事,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奚尊士的一番话,道出了他做好群众工作的秘诀。

年初,奚尊士到任石梁镇党委书记,他从帮助村民解决生活困难到发展产业,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好评,也点亮了石梁人民的乡村振兴梦。

群众的贴心人

年2月,奚尊士刚到任第一天,就一头扎进村里。

他坚持每周入村走访调研,不到3个月,他便走遍辖区内个自然村,对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一件一件记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能解决立马解决,不能解决带回研究解决。

“奚书记,她们真的可怜啊,我们都很心疼。”年4月20日下午,一看到奚尊士的到来,双溪村干部徐世壮马上向他求助。原来该村的徐某姐妹家境贫寒,年幼时母亲离家出走,现在仅靠父亲种地、打零工维持生活,由于生活所迫孩子读书都成问题。

了解情况后,奚尊士马上联系相关部门,为姐妹争取到每年多元的资助.同时,他还和石梁学校联系协调解决姐妹读书问题。

“如果茶叶卖不出去,我们可以帮你联系茶叶公司,上门收茶叶。”他还向徐某家长提出脱贫建议,

徐某姐妹现在能安心读书,家里生活条件也逐步改善。和她们一样,镇里得到奚尊士帮助的村民有50多例。厚厚的5本《民情调研》工作本,记录了几年来奚尊士做群众贴心人的点点滴滴。

致富的引路人

在石梁镇,奚尊士有一个外号,叫“茶叶书记”。

茶叶是石梁的传统支柱产业,种茶历史悠久,距今已近年,解放后,茶山规模达到2万多亩,但由于缺乏统一营销等原因,石梁茶叶品质虽好却卖不出去、卖不出高价,导致茶山荒废,茶园减少至不到五千亩。

守着金饭碗没饭吃,这让奚尊士很心疼,发展壮大茶叶产业成为他心中的头等大事。为此,他放弃休息时间,进村入户调研,不厌其烦做村民工作,动员大家积极投入茶叶生产。

同时,他还主动承担起茶叶“代言人”的角色,为拓宽茶叶销路四处奔波。

5月15日,他奔赴杭州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第二天,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余姚,参加第二届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业创意大赛,通过这两次机会,他向外地客商大力推荐产自石梁的天台山云雾茶。

天台乡贤卢文顺在杭州经商,从茶叶博览会上了解到天台山云雾茶的优质品质,下决心回家乡投资创业,当年就在石梁注册茶叶公司。

通过奚尊士的四处“吆喝”,石梁茶叶销路慢慢打开,从原来的面向台州市内,现在拓展到长三角地区,以及全国10多个省市;茶园面积达余亩;拥有省级标准化名茶厂3家,数量居全市首位;成功列入浙江省茶叶特色农业强镇创建名单;农民收入至少增加10%。

为此,他得到当地干群的点赞肯定,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茶叶书记”。

实干的先锋者

年7月17日,时针指向半夜12点,但石梁镇原金顺村的办公楼却仍然灯火通明,这一天,是该镇下山移民指挥部全体成员入驻的第一天。

金顺被列为天台“万户百村”生态移民行动试点村。作为全县第一个“吃螃蟹”的乡镇,奚尊士深谙这项工作的重要利害关系,义无反顾当起了工作的先锋者:带头把家扎进指挥部;带头深入一线走访民情;带头放弃休息时间。

工作伊始,许多群众都有观望的念头,工作推进举步维艰。为此,他吃住在村办公楼,一有空,就逐家逐户走访,和村民们聊家常,听民意,回来整理记录,经常忙碌到凌晨一两点钟。

了解到村民的所思所虑后,奚尊士逐一化解,有困难的帮忙联系解决,有后顾之忧的帮忙想对策,在他的真心真情下,村民们逐渐理解,工作有效“破冰”。

最终,金顺村在全县率先完成任务,“金顺模式”也得到市县领导点赞。目前,奚尊士还致力于做好下山移民后半篇文章,着力解决移民户困难诉求,逐村开展土地流转,引进社会工商资本进行规模种植。

民生无小事,奚尊士一直坚持以“干”字当头,“实”字为先,通过“红色帮帮团”“逢十说事”“五联工作法”等一系列创新做法,有效破解农村人力不足、人情牵扯、项目推进慢等问题。

在他的带领下,年石梁镇取得了天台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和扩大有效投资考核“双优秀”的好成绩,而他自己,也先后被评为省劳动模范、省最美公务员、市实干论英雄先进个人。

(原标题:《奚尊士:俯下身子真心做事》编辑:朱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16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