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公的故乡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300多

从浙J的名字起源,到猛人辈出的宝藏小城,再到佛宗道源的神秀仙山。在很多人心目中,台州天台县,更像是天台山的一个注脚。

天台,神山秀水,处处写意,这是一幅妙笔天成的水墨丹青;修身养心,处处惊喜,这是一处佛宗道源的文化高地;花繁叶茂,处处惬意,这是一座诗心自在的和合之城。

天台(tiāntāi),读第一声。天台山是一条山脉,绵延天台境内,犹如一朵莲花,花心正对着天上三台星,故而取名叫天台。曾用名有:始平县、始丰县、唐兴县,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年)定名为天台县。

天台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三国吴大帝黄龙三年(公元年)建县,距今已有年的历史了。

天台是佛教天台宗发源地、道教南宗创立地、五百罗汉应真地、济公活佛出生地、刘阮桃源遇仙地、羲之书法悟道地、诗僧寒山隐居地、唐诗之路目的地、霞客游记开篇地、和合文化发祥地。

▲天台县地理区位图

01

天台,神山秀水

《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

天台是“山城”,四面高山环绕,丘陵起伏。也是“河谷”,始丰溪贯穿西东折南。于是这里的人们天生就带着一股爽利。

▲天台城

天台山旅游、陈红军

天台是“佛国仙山”,中日韩天台宗的祖庭坐落在这里。五百罗汉在此地应真。

▲国清寺,摄影师:小红书

叁点后

国清寺是一座有着多年历史的隋代古刹,是中、日、韩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力。寺院周围五峰环绕、双涧滢流、风景宜人。千年隋梅生机盎然、九级隋塔巍然耸立,隋代古刹胜迹长新,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三隋胜景。国清寺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是全世界佛教信徒们朝觐圣地。

天台也是是“道教胜地”,道教南宗发源于此,赤城山玉京洞更是道教第六大洞天。

▲桐柏宫,小红书

葛大

天台,是唐诗之路的目的地。多年前,由唐朝诗人组成的一支庞大的队伍,浩浩荡荡地从长安出发,跨越州县,穿过一路山水,抵达浙东天台山,留下了无数诗篇。

▲赤城山,摄影师:小红书

木图图

浙江天台山位于浙东中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区,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而享誉海内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渗透,山、岩、洞、瀑各具神韵,形成了古、幽、清、奇的独特风格。

天台山大瀑布——天台山大瀑布原名桐柏瀑布、又名三井瀑布,高米,最宽米,堪称中华第一高瀑。

石梁景区——被称为是天下第一奇观,可以说是天台风景名胜中的精华之所在。石梁景区属花岗岩地貌,风景奇特,集天下山水奇观于一体,早在年就被评为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之一。。

除了号称“中华第一高瀑”的天台山大瀑布和5A级旅游景区外,还有济公的老家济公故居、有不与众山同一色,敢于平地拔千仞的赤城山、还有春观杜鹃夏避暑,秋看日出冬赏雪的华顶国家森林公园等等。而在这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有十五个乡镇街道,A级景区,A级村庄可以说星罗密布,全域是花园,全域是景区。

天台山是中华和合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目的地。“一座天台山,半部全唐诗”,作为《全唐诗》表现最集中的“中华第一诗山”,天台持续做好唐诗文章,加速“诗路文化”向“诗路经济”转化。

02

天台的历史渊薮

天台地处浙东,三面环山,一面濒海地势起伏绵延,八山半水分半田、行尽深山尽是山。

魏晋时期南北分裂,天台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移民。北方氏族大批南迁(济公祖籍即山西潞州),南渡文人为逃避现实的战乱和世俗困扰,开始寻求新的精神寄托。天台也从此走入世人的目光。

▲寒山湖,

小红书-蓝色行者

东晋时期,孙绰作《天台山赋》把浙东的天台山、四明山与传说的海上仙山方丈、蓬莱相比,称“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

▲天台山大瀑布

小红书-特立独行的猹

隋时,智者大师在天台山始创国清寺,成为汉地佛教最早创立的宗派,“一心三观,圆融三谛,一念三千”从而结束了佛教东传前五百年,杂陈纷乱、南北混乱的历史。

▲国清寺,摄影师;小红书

许益

天台佛茶文化影响深远。智者大师倡导饮茶修止观,唐陆羽《茶经》称为香林茶和宝云茶,而天台人工种植茶叶的历史更可以追溯到东汉道教天师葛玄在天台华顶山留下葛仙茗圃遗迹及33棵古茶树,因此《西湖全书·西湖龙井茶》开篇直叙“西湖茶树天台来”。

▲天台茶园,

天台山旅游

天台在唐以后的对外交流中,更是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各地漂洋过海,来到天台的高僧、学者不计其数。《全唐诗》收录的诗人中,有多位游历过这里,留下的诗作则多达多首。

▲高明讲寺,

小红书-苏州雪

宋元以来,随着台州本籍和海内外著名学术大家,如王夫之、袁枚、黄宗羲等的传播,天台文化在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地广泛传播。

▲天台远眺

明朝中期,中国第一代旅游博主徐霞客,把天台山作为游记的开篇地。更先后三次到访天台山,足见天台山早在明时,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热门大IP。

甚至到了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天台的精神思潮已经传到了大洋彼岸,掀起风靡几十年的世界“寒山热”(“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在路上》出版之后的一年,凯鲁亚克将《达摩流浪者》献给了寒山子)

一个地区的发展永远离不开人,天台人被称为硬头颈的猛人,敢打敢拼敢吃苦。

天台是江南地区的面食天堂。饺饼筒糊拉汰麦饼面脑面......连陈晓卿也会对这里的面食念念不忘.

▲天台面食

还有相传是济公发明的饺饼筒,依旧慰藉着天台浪子们的肚肠。

▲饺饼筒

走到天台的街上,你能看到一个小城的烟火气从早到晚,咸豆浆配麦饼,拐枣烧大战牛血羹,在凌晨的早餐店排队,在深夜的大排档宿醉。

你也能看到一种模糊了时空的错乱感,那是一种小城独有的赛博朋克。高僧学者在繁华的街道上等待一杯奶茶,推开门,就是千年。

▲天台的网红店,摄影师;小红书

许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1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