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梅问道之礼佛国清寺

北京中科曝光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61223/5153159.html

离开石梁瀑布,开车从天泄线返回石梁镇,天空开始下起了阵雨,仿佛似要挽留我们再盘恒几日。车窗外空气也清新了不少,远处建设得整整齐齐的新农村在雨中显得格外的迷人,似乎告诉我们这是个宜居的村庄。到了石梁镇之后,我们没有从天大线走桐柏宫景区的老路,而是从天培线前往国清寺景区。这一路下来,山环水绕,群山中大批松树因松线虫病而枯死,掉皮的白色树枝显得异常显眼,让人有种来到深山老林的错觉。在到达国清景区前的天台宾馆时,一抹嫩绿吸引了我们,那是整片的属于国清寺寺产的稻田,我们将车停在国清宾馆的停车场。然后步行前往国清寺。印象中已是第三次来到国清寺,国清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即使在六七十年代期间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对外开放的寺院,当时主要考虑到和日本加强民间交流促进两国建交,国清寺不仅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也是韩国、日本佛教天台宗祖庭,是全世界佛教信徒们的圣地。年5月19日,天台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取消国清景区门票,实现免费开放,国清景区由此成为近5年来浙江省首个取消门票的5A级旅游景区。在免费开放这一核心景区的背后,折射出来的是该县旅游转型的魄力和决心。在我们到达国清寺时,这边的游客显然比石梁瀑布和桐柏宫要多,尽管桐柏宫也不收费,恐与道家的清静无为不无关系。

(图片来自网络)

天台山国清寺初名为“天台寺”,位于浙江省天台县五峰山南麓,是佛教天台宗的根本道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年),晋王杨广命司马王弘按智顗遗意建造,传老僧定光曾对智顗说“寺若成,国即清”。隋大业元年,隋炀帝亲赐寺额,遂更名为国清寺至今。国清寺依山就势,层层递高,按四条南北轴线布列六百多间古建筑,分为五条纵轴线,正中轴由南而北依次为弥勒殿、雨花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观音殿;还有放生池、钟鼓楼、聚贤堂、方丈楼、三圣殿、妙法堂(上为藏经楼)伽蓝殿、罗汉堂、文物室等,大雄宝殿正中设明代铜铸释迦牟尼坐像。西轴线为安养堂、三圣殿、罗汉堂(文物室)、妙法堂(楼上为藏经阁)。东一轴线为聚贤堂(僧众餐厅)、方丈楼、迎塔楼。东二轴线为里客堂、大彻堂和修竹轩。像背壁后,有以观音像为中心的慈航普渡群塑,殿两侧列元代楠木雕刻的18罗汉坐像。山门外各建筑物——隋塔、寒拾亭、“教观总持”照壁,丰干桥、“隋代古刹”照壁和国清寺山门,它们顺地势安排,自自然然地散落各处,却也显得和谐安宁。在放生池的东边有一块乾隆皇帝的御题碑,碑上写着国清寺的景色和历史的变革。在放生池的西边的还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鱼乐园”的三个大字,为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手书。国清寺在佛教发展史和中外关系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保存了大量的摩崖、碑刻、手书、佛像、法器等珍贵文物。孟浩然、李白、贾岛、皮日休、郭沫若、邓拓等文人雅士均有留下诗文墨宝。王羲之、柳公权、黄庭坚、米芾、朱熹在此留下了摩崖手迹。国清寺里大雄宝殿右侧的这株隋梅,相传由隋代高僧灌顶大师手植。据考证,隋梅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国内三株最古老的梅树之一。关于它的传说,现代诗人邓拓写给隋梅的《题梅》诗最为传神:剪取东风第一枝,半帘疏影坐题诗。不须脂粉绿颜色,最忆天台相见时。我们去的时候已是过了梅花开放的季节,高处的树枝都用竹杆撑着,恐是怕枝繁叶茂时主杆撑不住,这里放上一张隋梅初放的照片供大家欣赏。

(图片来自网络)

在国清寺山门左手侧的祥云峰麓,建有一座隋代古塔,相传为晋王杨广为报智者大师受菩萨戒而建造的报恩塔。隋塔为空心楼阁式砖木结构,四周的空洞则是因为曾遭遇火焚,飞檐斗拱已被烧毁。现在看到的是后人对塔进行加固和修缮的,砖砌塔壁上有着精美的佛像雕刻,塔顶没有通常的尖形塔尖,站在塔顶仰头就是蓝天。由于之前已经两次到过国清寺,因此,我们没有停留很久,但是走的路线倒是比以前更细,寺内边边角角都走到了,在各个殿内跪拜上礼,祈求亲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平安喜乐。原想去尝一尝登上过《舌尖上的中国》,国清寺非常出名的斋菜,只是时间尚早,加上要赶在晚饭前返回老家,因此,只好留待下次了。[唐]刘昭禹《冬日暮国清寺留题》天台山下寺,冬暮景如屏。树密风长在,年深像有灵。高钟疑到月,远烧欲连星。因共真僧话,心中万虑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17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