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背后的中国人科研
有人问:如果有一天,你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你会怎么做?
说实话,如果自己得了癌症,在这个时候,没有几个人不担心、不胡思乱想的,没有得癌症的人是无法感同身受的。但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治疗,大多数人就把生死看得淡了,活一天赚一天也成了他们每天的生活理念。
但,若是有一天,癌症能够被治愈,这个世界该有多美好!
前几天,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美国的得奖者格雷格·L·塞门扎找到的转录因子——低氧诱导因子(HIF)已成为开发许多药物包括癌症药物的热门靶点。
这就意味着,癌症可能会被控制或者被治愈!
如果这个可以实现,这将是一项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而在这项成就的背后,其中一位身影是中国科学家——王广良。
王广良(左一)浙江大学校友王广良先生是塞门扎教授的学生,在20世纪90年代他们共同完成了这项研究。年王广良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论文,首个发现并克隆纯化出氧感知因子HIF1。
而在诺奖官方提供的关于克隆低氧诱导因子蛋白的核心论文,第一作者是王广良。诺奖官方列出的诺奖关键文献中三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一篇论文的第二作者都是王广良。由此可见,王广良为这一项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广良,出生在浙江天台县平桥镇一个普通的村庄,但是普通的人生也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年,他考入了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生物系;年,王广良拿下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硕士学位;年,王广良获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年底,王广良来到霍普金斯大学,成为了塞门扎的学生,开始研究细胞如何感受氧气浓度并改变生理代谢功能。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当时的实验室里只有两个人,就是塞门扎和王广良。而细胞如何应对低氧状态这一课题就是主要研究方向。
在大学期间,他每天都生活在实验室里,由于课题的特殊性,所以实验室是一个特殊的环境——低温实验室,而王广良就是在这样的实验环境下,每天穿着很厚的衣服,包裹了很多衣服的他显得很笨重,但笨笨的身躯却灵活的在实验室游走。
终于,苦心人,天不负。一年多的时间,在无数次的反复实验下,他一步一步地完成了HIF基因的克隆,进而也成为第一个发现并克隆纯化出氧感知因子HIF1的科学家。
有人问,为什么他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进行着枯燥的科学研究?其实,这正是他年少时的梦想。
王广良曾说:“我在读书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我死读书,其实是因为我喜欢读书这件事,到了科研岗位上了,我就拼命开始钻,外人都觉得科研是枯燥的,其实我觉得科研虽然辛苦,但是很有趣。”
王广良(右二)“其实他读书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一心想成为一名科学家吧。”他的同学庞敏超如是说。
正如我们小时候梦想着成为老师、航天员,科学家一样,王广良也有这样的梦想,并且坚持不懈地坚持了下来。从一个浙江天台的山村孩子到今天的科学家,王广良用自身的努力一步步走出精彩人生。
关于科研,他不曾懈怠,不曾放弃;关于未来,他会勤勤恳恳、坚持不懈研究对人类有用的事物。“做科研是非常崇高的,能够给全人类带去宝贵的财富。”这是他说的话,也是他一直在践行的理念。
现在,王广良从事药物开发领域的相关工作,并且已经渐渐将重心转向了对研究成果向应用领域的转化,他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真正地造福人类。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一定会涌现出一批投身科研,勇于钻研的中国科学家,像屠呦呦一样的人物将会接踵而至。
加油,中国!加油,中国科研!加油,中国科学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