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文化的传播者抽屉视频
天台山文化的传播者
孙新龙,天台人,别署心龙、三味斋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创作委员会委员、台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著有《天台山风景名胜印集》、《山居洗心·孙新龙书法篆刻作品集》、《寒山诗印选》、《浙东唐诗之路天台山诗印选》等。
孙新龙书法作品
你要成为怎样的自己?是书法爱好者,还是书法家,或者是书法艺术的传播者。其实,对众多喜欢书法的人来说,对自己的定位是比较模糊的。在每个行业、每个领域都在时时刻刻发生改变的时候,当书法家的心也开始变得飘忽不定起来。
三味斋主孙新龙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天台人,担任当地书法家协会主席,还是一名人民警察。孙新龙是一个有担当的书法家——是的,如果从社会责任这个角度来说,我更愿意认为他是一个书法工作者、书法艺术的传播者——他给自己的定位正是这样。我评价一个书法家,从来不会以技法,或者艺术个性去说,我更看重的是这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处世做人的态度。
推介天台山文化扶持培养书法新秀
身为天台人,孙新龙不遗余力推介天台山文化,不计个人得失地扶持培养书法新秀,促进当地书法事业发展。孙新龙总有着为理想和目标躁动的心,一颗为梦想奋斗的心。正如有评论者指出,“唯有讲道德的人才能讲奉献,讲付出。唯有忠厚之人才能做事低调,不张扬,才能向贤达先进学习。唯有满怀宏大理想的人才能勤奋努力,一步一步地向既定目标登攀。现实中的孙新龙也正是如此。与其交往,你可以很放心,因为,他待人真诚,厚道”。
最早认识孙新龙大概是在10年前,那是一次在温州举行的全省县级书法家协会主席会议,我代表三门县书法家协会参加。给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孙新龙先生直来直去的性格,这一点,也和我颇为相似。在公开场面或私底下,我大多都以“孙老师”“孙主席”相称,因为都有过当兵从军的经历,又有共同的爱好,我对孙新龙自然就多了一份亲近之感。
在17米长的宣纸上写下
孙绰《游天台山赋》
“对我来说,天台山充满神奇,大批文人雅士前来朝圣、探险、游玩,留下了大量的传记诗赋,是浙东唐诗之路重要的节点,而且天台山文化儒释道三家交融……”这也是孙新龙为什么如此热爱家乡、热衷做天台上文化的传播者的原因。延伸开来,他的书法、篆刻融入了天台山的国清寺、梵音、古塔、小径,以及这里的每一个黄昏、黎明、树、风、野草等与自然有关的意象之中。
天台山名气之大,大到被日本佛教奉为“神山”,常有日本僧侣到天台山朝圣。一千六百五十年前,在章安做县令的孙绰,在晋穆帝永和九年的农历三月干了两件事。他闲着无事,来到天台山,写下了著名的《游天台山赋》。孙绰文采,可谓“横绝一世”。另外一件事,孙绰和王羲之一起,在兰亭搞了一场聚会,实际上,这些人是一群落魄文人,吃饱了没事做想找点事做而已。但这次雅集,王羲之确确实实抢了孙绰的风头,用鼠须笔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兰亭集序》。
我一直为孙绰鸣不平,孙绰的文才绝对不亚于王羲之。不过,一千六百五十年后,孙新龙做了一件在当地引起轰动的事,用他的笔触,在17米长的宣纸上,用篆书激情地写下了孙绰的游记《游天台山赋》。他想用这样的方式,去纪念孙绰,去展现这篇美文的风采,去推介美丽而神奇的天台山。我想,如果孙绰地下有知,也许会感到欣慰吧。
在阅读孙新龙创作的孙绰《游天台山赋》过程中——我喜欢用“阅读”的方式,去面对这件堪称恢弘巨制的书法作品,我感觉他在创作、书写的过程中,似乎与孙绰同游天台山时,同步发生的故事和视觉、感官上的震撼——孙新龙所选择的篆隶,犹如把千百年来的天台山神秀铺垫在宣纸之上。
以“山居洗心”的名义
举办个人展
记得年,孙新龙在台州书画院举办了一场个人展,这场名为“山居洗心”的主题书法篆刻展,在台州书坛盛况空前,这也是全省检察机关首位办展书法家。这次展览,更显示出一种一个书法家对生活方式及其意义价值的探究。“山居洗心”就是要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这是孙新龙对这次的展览的定位。我猜测展览名称应该出自于唐司马承祯的《山居洗心》诗:“不践名利道,始觉尘土腥;不味稻粱食,始觉神骨清……。”
孙新龙是一个率性而又简单的人,他把自己对天台山文化的热爱全部倾注于笔端刀锋。据我了解,他出版了仅有关以天台山为内容的作品集就有四册,而他的每一次个人书法展,或者牵头举办本地的一些书法展,天台山题材是最主要的内容。应该说,孙新龙日常的创作也大多围绕天台山文化,通过书法、篆刻等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进行专题创作,去全面展现天台山文化的演化脉络。可见,一个艺术家有了情感和对艺术足够的痴迷,才会有触碰心灵的作品。
这些年来,孙新龙始终把自己置身于书法艺术、文化传播者的行列,不断地探索、发扬主题创作,通过不遗余力地做这些工作,使得他除了书法本身的成就之外,更多的是那种润泽心灵,也使他人格气象更丰满,人的境界更开阔深邃。
正因为如此,孙新龙赋予自我定位和见识、卓尔不群的创作和精神的语言表现技艺,在我的视觉里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当然,我并非否认他的书法艺术创作水平。我说过,自己从来不会以创作水平评价一个艺术家。相反,他的书法创作也好,篆刻也好,都给我以一种大气、开张、率性的味道,这是我所喜欢的气质。这种气质也许是与生俱来的,也许来自于天台上的灵气,也许和他从军的经历分不开。
4米见方的“法华晨光”大印
“走近书桌,走近球桌,走近山水;远离酒桌,远离牌桌,远离尘嚣。”在当下浮躁的社会里,还有多少人能这样的自律和坚持。熟悉孙新龙的人大概都知道,他几十年来,每天清晨都风雨无阻去爬金地岭。或许可以说,孙新龙是被天台山的钟灵毓秀之风骨浸染的,是从这大自然的怀抱中走来的。或者是否可以这么理解,他的创作是在深度理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之后,是一种自然的流露?他这种对天台山的理解,与生长于其他环境的人对天台山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样的。
对一个书法家来说,只有走近艺术、真正地去了解书法的本性,以及清楚了时代赋予书法家的职责后,才会产生对书法的尊崇,创作的冲动和欲望。《诗经》有云:“邂逅相遇,适我愿兮”,在孙兄的眼里,深厚的天台山文化,自然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去传承,去发扬光大。
“作为一个天台人,用自己的刀与笔展现以天台山文化为主题的艺术创作,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和目标。”
来源:中国台州网
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