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观画中之松,称其似天台山上曾见的劲松

本文乃“我身后只差我回头”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画松景云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画中松

景云生卒年不详,诗僧,安史之乱后尚在世。岑参有诗《偃师东与韩樽同诣景云晖上人即事》赠与,中云:“山阴老僧解楞伽,颍阳归客远相过。据此则知其为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幼通经论,早慧颖悟。喜草书,曾学于张旭,事见《宣和书谱》卷一九与《书史会要》卷五。亦能诗,《全唐诗》收诗三首。这首诗是描摹诗人在品观画作后的艺术感受。作者景云乃盛唐诗僧,善草书,与岑参同时代。这首诗平白如话,似乎是随手写来,但其中的心理变化和观画中表现出的艺术层次感则非常清晰,别有意趣。诗的首句富有口语色彩,“画松一似真松树”,这是表明诗人对画作的第一印象。

景云是浙江绍兴人

松树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往往与人格境界相关。一棵松树立在眼前,是何等的清俊、挺拔、翘劲。面对画中的松树,诗人有了如面青松的感觉,心为之动,由此可见画家描摹意态之真切。“一似”二字在平白中见出诗人略微的惊讶,似乎是不能相信眼前之松为画笔所着,左右揣摩细细品啧的赞叹之情,会心之乐亦在其中,这是赏画的第一步。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是相反的思维,创作乃是要把外物与一己的情思融合。欣赏则是从艺术品出发,一方面体会艺术品技法和形象上的优劣,一方面要使自己能够感受创作者的心境,从而引起自己的联想,在玩味中体会画境。

松树

诗的第二句“且待寻思记得无”就表达了这样一个过程,对画作有了最初的观赏之后,就进入了联想之中。“寻思”乃是体味诗人反复吟咏,不仅是在品味画家之画,还是在创作自己的心中之画,更是要把上句中的“似”找到,是何处得来“似”的感觉,使自己如此亲切讶然。第三、四句是诗人的恍然大悟。“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原来心中的“寻思”是天台山上曾见的劲松。诗写到这里,给我们一个平实且充满趣味的观感。僧人景云以一颗充满生趣的心带着我们玩味这幅画松图,用他平白的语言和类似水中观月原来天上曾见的恍然,让我们知道这棵松树在画中表现得有多么的真实和引人入胜。

水中观月

然而,在中国画中,只是形似是不能推为上品的。《淮南子·说山训》中讲:“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说;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这里的“君形者”就是指画作的神韵,如无神韵,仅仅相似对于作画显然是不够的。在三、四句中,景云似乎是指明了画中之松像那里的松树,是实指。诚然,诗的奥秘之处的确在这里,可以仔细玩味。诗中所提天台山是东南名山,孙绰《游天台山赋序》:“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这里,见天台而有神秀的认识。“石桥”等是前往天台的必经之处,寒山《题石桥》:“迥耸霄汉外,云里路岧峣。

石桥

瀑布千丈流,如铺练一条。下有栖心窟,横安定命桥。雄雄镇世界,天台名独超。”石桥的奇险美妙从诗中可见,而石桥南畔之松自然染奇峻之气,有了出世之态。画松的遒劲之貌在人们对“天台”“石桥”的追念中跃出纸外了,这是诗人从无形中传出了画中劲松的神貌来。景云既是僧人又是诗人,僧人作诗有其与常不同的地方,不从显眼处见真意。这首诗,诗人全从自己观画的心理感受来写,从远山引来对松之姿态的追想,把自己的感受和画家的技艺充分的融合起来,既平易又引人思量,与同类诗歌相比有自己独特之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91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