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丘大茗,服之生翼
苏东坡有一首诗《送南屏谦师》:“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腋今安有。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诗中提及的“天台乳花”便是当时天台茶的别名。
天台为中国古老产茶区之一。据传,桐柏山农早在秦汉就采集野生茶叶防疫治病。三国吴赤乌年间,高道葛玄来华顶修炼,并植茶。后人称为“葛仙茶圃”。唐宋以来,天台山云雾茶名闻全国,并东传日本。年,全县茶叶产量达到吨。抗日战争期间,产量锐减。年茶园1.7万亩,产量.5吨。到年,茶园仅存余亩,产量下降到吨。
建国后,政府鼓励茶农垦复荒芜茶园,积极开辟新茶园,到年,茶园恢复到亩,产量吨。年茶园1.15万亩,产量吨。~年,因大搞“片叶下山”,大采老秋茶,破坏了茶叶生机,加上毁茶种粮,至年茶园下降到亩,产量减至.9吨。~年,政府对茶农售茶实行奖酬粮食和化肥政策,茶叶生产得以恢复、发展,年,茶园4.07万亩,产量.2吨,年突破吨,年.85吨,年吨。
茶叶产区建国前,均以个体零星种植地坎茶和间作茶园。产区主要在北山。年,产区遍布7区38乡。北山区以成片间作茶园为主,南山、苍山以零星地坎茶为主。至年,可分双岭茶区(包括10个乡、37个村、1个国营场);华顶茶区(包括10个乡、个村、1个国营场);苍山茶区(包括11个乡、80个村、3个国营场);紫凝茶区(包括9个乡、90个村)。
茶叶栽培建国前,习惯上采用移植野生茶苗或采摘茶籽直播,丛栽茶地兼种农作物,结合农作一起管理。南平、欢岙等地将茶树种植在地坎上,形成独特的地坎茶。华顶茶区有茶园铺草习惯,此法约在18世纪传入日本,成为现今日本茶园管理的主要农业技术措施之一。建国后,在全国茶区推广。50年代初期,开始建立专业茶园。用条栽法种植。亩植茶2株。年开始,引进鸠坑良种茶籽(现已成为县当家品种)。引进乌牛早、福鼎白毫、铁观音、大红袍等9个良种。年以后,推广“密植免耕速成茶园”。到年,良种茶园占总面积60%。茶园肥培管理上,推广幼龄茶园定型修剪,成年采摘茶园轻修剪,表老茶园台刈改造等技术,培养树冠,扩大采摘面。结合中耕除草、冬施基肥、春施催芽肥、夏秋施追肥以及套种绿肥、茶园铺草等先进科学技术管理措施。自60年代开始,推行专业队管理,兼办畜牧场,解决有机肥。到年,有茶叶专业队个,饲养牛、猪等畜牧头。嗣后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茶园多分户或专业户承包经营。
茶树病虫害,以小绿叶蝉危害夏秋茶最为严重,茶毛虫也普遍发生。70年代茶饼病在苍山顶、华顶等高山茶园发病率高达95%,至80年代才得到控制。茶梢娥、茶蚜、炭疽病、赤星病、白星病等10多种病虫在各茶区都有发现,但危害较轻。
茶叶采制建国前茶叶采摘比较粗放,重采春茶,适采夏茶,不采秋茶。年开始,推广“春留鱼叶、夏留大叶、秋留鱼叶,分批多次,一芽二、三叶标准”的科学采茶法。
茶叶加工历史上以手工炒制炒青(俗称青绿茶)、长茶(即烘青)为主,欢岙、螺溪等地茶农还生产部分旗枪、大方、黄白等花色品种。建国后,曾多次改变茶类花色,年改制老青茶,年改制园茶,年改制烘青,年改制眉茶(杭炒青)至今。茶叶加工从手工炒制向机械化、工厂化发展。年推广木质手摇揉捻机开始,逐步改进茶叶初制机械。到年,已建立茶叶初制家,有各种茶叶机械台,电动机.6千瓦,柴油机马力,茶叶加工能力达7.5吨。年,苍山顶林牧场建成年产7.5吨的精制茶厂,直接精制加工出口茶叶。
茶叶品质唐代,天台山云雾茶品质已名闻于世。唐陆羽《茶经》称:“台州始丰县生赤城者与歙州(今安徽歙县)同”;五代温庭筠《采茶录》云:“天台丹丘出大茗,服之生羽翼”。北山、苍山、大雷山、万年山、岭上、西坑、里石门等地所产茶叶香高持久,味浓清甘。年,白鹤上西山村所产二级杭炒青获浙江省大宗茶类评比一等奖。年,天台茶厂生产的天坛牌特级珍眉茶获第二十五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金奖。
华顶云雾茶,历史上为浙江四大名家茶之一,产于华顶、石桥诸山。有“佛天雨露,帝苑仙浆”的美誉。年农业部经作局评华顶茶“色泽绿润,水色清澈,质香味浓,是绿茶中的珍品”。华顶云雾茶以产西茅蓬卧云庵、必民庵为最佳。年前,采一芽四、五叶,手工炒制,外形不长不圆,称为“青绿茶”,年产量公斤左右。年后,采一芽二、三叶,机械炒制,外形细紧卷曲、锋苗显露,年产量2吨左右。年开始,恢复创新手工炒制,采摘时间稍有提前,一般谷雨至立夏之间,选用一芽一、二叶初展嫩梢,经拣剔、摊放、杀青、锅中揉搓理条、烘干5道工序精制而成。外形紧细略扁绿润披毫,香气高锐浓郁持久,滋味浓烈鲜爽,清冽回甘,汤色嫩绿明亮,叶底芽叶成朵匀齐,年产量3吨左右。
天台北山北山茶,产于华顶山麓集云、华峰两个乡,原生产“青绿茶”,现为杭炒青,外形绿润,汤清香高味浓爽,尤以华峰乡双溪村所产茶叶品质,可与华顶茶相比。
天台苍山苍山顶九龙茶,产于苍山顶林牧场。年开始试制,每年于清明、谷雨间选用一芽一、二叶初展嫩梢,经摊放、杀青、揉捻、炒干理条等4道工序,在电热平锅中手工精细加工而成。形如莲芯,香气清稚,滋味鲜爽,汤色微黄明亮,叶底细嫩匀齐。近年产量倍增,年达2.3吨。
天台大雷山潘岙杨茶,产于大雷山杨柳田(祥和乡潘岙杨村)。自然品质较好。采制精细,外形绿润紧结如眉,香高持久,味鲜爽,汤清黄明,年县茶叶评比会上夺魁。
天台寒山里石门高绿茶,产于里石门水库茶场,品质优良。年开始试制高绿茶,外形乌绿紧结略勾,汤色黄绿明亮。嫩香味醇,叶底匀齐明亮,年产量公斤左右。
天台万年山万年烘青,又称万年紧手茶,曾与华顶茶齐名,产于松关乡万年山各村。芽叶壮重,采摘匀齐,做工精细,条紧如丝,具特别的熟猪油香,味鲜爽。年改制杭草青后,不再生产。
一茶一世界,一叶一根脉茶文化传播唐贞元二十年(),日僧最澄法师人天台山国清寺、真觉寺学习佛经,归国时从天台带去不少茶籽试种于比睿山麓的日吉茶园(今池上茶园),成为日本种茶的先导。元和元年(),日本弘法大师空海登天台山,归国时也携回不少茶籽分种各地。宋时,日僧荣西禅师于乾道四年()和淳解十四年(),两度入天台山万年寺研究天台佛教密宗,在学经期间考察当地居民栽茶、制茶技术和煮茶方法,归国时带回茶籽,分种于肥前的脊振山和博多的安国山,成为日本“名茶珍品”产地之一,并著《吃茶养生记》。端平二年(),日僧圆尔辨圆入宋求法,登天台山寻根访祖。淳元年()归国,亦带回天台山茶种,播于日本静冈县。宝庆元年(),日僧道元入天台山万年寺求法,宝庆三年()回国,把天台山石梁“罗汉供茶”这一“茶艺”移植到日本。康熙二十三年()法人克莱尔从日本采集茶籽试种于爪哇,后移植到印度。史载: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考证,杭州最早的茶树在灵隐下天竺香林洞一带,系南朝诗人谢灵运从天台带去。据《茶叶通史》记载:“茶由台州(天台)传到庆元而入福建”。~年,华顶茶籽被新疆、内蒙、西藏、黑龙江,甘肃、山东等6省引种。年7月,日本茶道界著名人士高野澄、小川后乐来天台山考察“茶叶之道”旅游路线时,18日为《台州日报》用日文题写“茶叶传情”4字。年3月,日本静冈电视台为庆祝建台20周年和缅怀最澄、荣西、圆尔辨圆等人的功绩,专程来天台山拍摄电视片《茶叶之路》。
新时代,新实力年5月18—22日,由农业农村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杭州G20峰会主会场隆重举行。该展会享有业界“世界第一茶展”美誉,是由政府官方主导的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茶叶盛会。今年是该展会落户杭城以来的第二次,30多个国家、26个省市、家知名企业参加了展示。凭借着悠久文化和优良品质,浙江天一茶业有限公司送选的天台山云雾茶成功选入品鉴用茶;台州市旭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送选的济公牌天台山云雾茶斩获名优茶评比金奖;天台县步云茶业有限公司梁刚枢参赛“龙井茶手工炒制争霸赛”获优胜奖。每个奖项都含金量十足,是对天台茶品质和天台茶产业发展的充分肯定,展现了天台实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