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山海台州,诗路循迹新华社客户端
半月谈记者王俊禄
这是一座山明水秀的山海城市,一座可以“洗肺”和“静心”的城市——东海之滨的浙江台州。
浙江台州神仙居云雾如仙境
多年前,唐朝多位诗人慕名到过天台山,李白、王维、孟浩然、杜甫都在其间,他们以歌咏志、借景抒情,抛下巍巍诗篇,留下一条彪炳史册的“诗歌长廊”——浙东唐诗之路。
沿着这条诗路,可踏上“山、海、经、佛、城、硐”的诗画之旅。幽谷、飞瀑、清泉、花草……这些长满诗意的台州山水,在文人骚客的歌赋中流彩生情。
台州因天台山而得名。“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矣”,这是晋代文学家孙绰笔下的天台山;“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这是唐朝诗人李白神往的天台山;“台山能有诸山之美……故游台山不游诸山可也”,这是清代学者潘耒印象中的天台山。
与天台山一样,神仙居又是一人间胜境。
在北宋皇帝宋真宗眼中,这是仙人居住的地方:“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神仙居由此得名。云海、日出、观音峰、火山流纹岩……恰似山水画卷,恍如人间仙境。
在人间烟火里,神仙居犹如一位超凡脱俗的绝尘女子,或拈花微笑,或云中祈福,或月下修禅;洗涤着心灵,净化着时光,入选“中国十大诗意地标”。
神仙居,“兼有天台之幽深、雁荡之奇绝”,一山一水、一崖一洞、一石一峰不类他山,是火山地质学的天然博物馆。
方山是台州温岭的地理坐标,堪称南非桌山的姐妹山。长屿硐天被誉为“天下第一硐”,硐中有硐、硐硐相连,硐内有世界第一的岩硐音乐厅和亚洲唯一的石文化博物馆,虽为人造,宛若天成。
方山—长屿硐天是世界地质公园,为中国石文化的瑰宝。
“海上仙子国,邂逅寄孤蓬”,这是文天祥吟咏的桃渚胜景。这是一座“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港湾城市,一座怀揣梦想、激情燃烧的城市。
台州向海而生,自北向南分布着三门湾、台州湾、乐清湾。一方岛屿、一处港湾、一串帆影、一声渔歌……铺陈开一幅幅历史、自然、人文的美丽画卷。
“东海明珠”大陈岛,奇礁白浪、高天阔海,是大陈岛垦荒精神孕育地;蛇蟠岛,中国首个海盗主题洞窟景区;“东海翡翠”大鹿岛,是岩雕艺术之岛。
水是台州城市的底色。在台州,有水的地方就有乡愁。在仙居绿道,见证最美家乡河的嬗变;在漩门湾湿地,记取鸥鹭的翻飞;在永宁公园,唤醒梦里水乡;在临海灵湖,放飞古城的白鸽……
城水相依、人水相亲,一幅不可复制、滋养台州的“清明上河图”。
这是一座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城。这里有万年下汤文化的孕育、千年和合文化的浸润;有从三国东吴船队首航台湾走来的海洋文化、明朝戚继光抵御倭寇走来的古城文化;有从解放一江山岛、亭旁起义走来的红色文化,从民营经济先发走来的创新文化……
天台山国清寺、桐柏宫的钟声,是一曲“佛宗道源”的吟唱、和合文化的回响,寒山、拾得在这里由僧化为“和合二圣”。
这里还有刘阮遇仙传说、济公传说……原汁原味的台州文化经过岁月雕刻,登上了中国文化精神的高地。
台州之名始于唐朝,传统文化记忆悠远而绵长。三门祭冬,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奔放的大奏鼓、粗犷的黄沙狮子、婉约的台州乱弹、清丽的临海词调、绚烂的台绣、剔透的翻簧、玲珑的无骨花灯……这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枝独秀、相映生辉。
在台州美食中,海鲜的味道最让人回味。海中的鱼虾、滩涂里的螃蟹、礁石上的贝壳,在台州人的小烹大治中完成了“一湾海产鲜千年”的蜕变。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鱼米之乡的台州,一年四季花果飘香,是中国著名的杨梅之乡、蜜桔之乡、枇杷之乡。
读一卷唐诗,观一城山海。栖居这里,尽情体会诗和远方……(刊于《半月谈内部版》年第11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