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探密黄山奚氏源流
劲松长青,黄山不老。炊烟延绵,氏姓永继。
《新安名族志》载:奚-奚仲、仲虺之后。黟县北街(奚氏),在邑北隅。俗云“未有黟县,先有孙奚”,与城北孙氏齐名,为黟之世家也。宋有讳舜卿者,景祐元年进士,厥后曰羣、曰绅、曰世选、曰知常、曰雷发、曰从圭,俱登进士弟,为时名卿,世以为荣,乡人至今犹颂其盛。谢街村(奚氏),在邑北二十里,出城北派。元初曰念一者卒葬十一都高田(今际村),第五子曰渊浩,登进士弟。延祐庚申,渊浩子曰重七,偕伯兄祥卿,迁居于此,以傍祖墓焉。厥后曰仲璿,景泰间仕元江军民府经历。
浙江天台县灵溪家谱记,先祖来自太平县千秋里,即今黄山市黄山区。唐剌史奚承芳为官台州,落叶灵溪。
芜湖陶辛慈孝堂,南陵太丰继修堂,南陵奚滩春谷堂,无为佐衡堂,安徽孝思堂,家谱明录祖源出自古徽州。重庆潼南言仁堂(原四川蓬溪)、涪陵及成都温江等,于清乾隆年间与太平(仙源)奚氏合谱,留存家谱载始祖亦从徽州迁居。
以上家谱均载明,郡望为“谯国郡”。
何为郡望,即发源于该地或在此发展成望族的姓氏。收藏于英博物馆的敦煌手抄本唐朝姓氏郡望谱,记录谯郡(毫州)即“谯国郡”出十姓,“奚”为其中之一。据此,谯国郡(毫州)是唐朝或之前奚氏的发祥或发扬光大为望族之地。此后,或以官、或为生、或避乱等,四处播迁。从郡望析证,黄山一脉奚氏的先祖亦来源于唐朝官谱认定的奚氏出姓郡望地“谯国郡”,即今亳州一带。
《全唐文》收录有刘禹锡写的一篇碑铭,名为《唐故朝议郎守尚书吏部侍郎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赠司空奚公神道碑》。开头即揭示奚公祖源: 公讳陟,字殷衡,其先在夏为车正,以功封於薛下,古以降为谯郡人。奚陟为唐大历末进士,官居吏部侍郎,殁后追封礼部尚书。他之祖上也来自谯国郡,而始祖为夏车正奚仲,奚仲有子孙后代从薛降(迁)于谯。因此,出自谯国郡的奚陟,与黄山一脉谯国郡奚氏同出一源无异。共同的得姓始祖,亦是夏车正,造车鼻祖奚仲。夏朝无文字,怎有奚?然,秦汉以来史志姓氏书一直以此,且遵从。
综观奚氏,史上不乏诸多改姓。北魏鲜卑达奚氏其中之一,汉化中改奚,魏亡后逐渐复达奚,出土的一些达奚氏墓志有载,且唐朝不乏达奚珣、达奚恕、达奚抚等等名吏,但五代及宋后又改奚和它姓。故唐官谱记录出自谯国郡的奚姓,为奚仲繁衍流传多年的直系血亲之一,另为奚仲封地薛国散发的族裔。目前黄山谯国郡奚氏,占全国奚氏人口近二分之一,加上谯国郡散发各地的堂支及古薛地传枝的北海郡,乃连接夏奚仲的汉族血统。
黄山奚氏源流,自唐谯国郡。唐谯国郡奚氏,自夏车正奚仲。多年,一脉相承;日月长河,芳联永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