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天台国清寺游记寺院是使人清醒的地方,

继续浙江自驾游。

到了台州的天台县,发现这是一处藏在大山里的小城。

山高林密,人被那些浓浓的绿色植物环围着。这里古迹众多,历史深厚,却不觉得沉重,反而给人以“清清淡淡”的气质,整个县城都是(给我)这样的感觉。

这很奇妙。

再深入那山中,就发现:小县藏着很多“高规格”的配置,大厚若薄——

比如这座国清寺。

天台国清寺,是一座清雅但自带贵气的寺院,尊贵的贵。

有人说,国清寺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它没有铜臭味儿。的确,作为一个在佛教界有着极高地位的寺院,作为国家5A级景区,它有着一切可以“赚大钱”的底气,却从未被商业化浸染,这很难得。寺内香火极旺,但气度高雅、凛然。

在我的感受中,国清寺的这一份“贵气”不仅源自于年的历史的积淀、皇家寺院的出身、至今深受政府重视,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着浓浓的“学术气息”。

与其说它是一座寺院,不如说它是一所学堂。

国清寺历史上出过很多高僧,禅师数十年足不出山,精心研学。寺中藏书丰厚,很多“专业人士”在此潜心于历史与宗教的研究,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对于普通人来说,作为游客来到佛堂,得几分悟彻之理便是极大的收获了。

“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

坐于国清寺古树之下,翻一翻寺中的书籍,得感悟颇多。

当佛不在你心中的时候,念经就和说话、唱歌没几分区别;佛在心中,经才叫“经”。

对于我辈俗人来说,可以不信佛,也不念经,但佛依然可在——我的“佛在心中”之理解其实就是专注力。专注于眼前的生活,专注于手头上的事情。

佛家讲求“向内求”,因为向外求是欲壑难填的,而向内求可以得专注。

专注,是圆满的第一个前提。圆满,是(普通人)接近幸福的第一重心境。一个人的心境不同了,生活也会随之改变。而影响一个人心静的重要因素,是环境。

国清寺所在的位置是一处极佳的静心之地:天台山八桂峰南侧,五山环抱,清奇幽深,自带“人间仙境”的气质。从人类第一次踏足这座山,从唐朝的多位诗人来此游历,从徐霞客将它作为游记开篇之地……起,便奠定了这座山的“洞天福地”之环境基础,注定了此处的人文气质会与众不同。

浙江本多山,山多的地方寺院就多,而这天台山上尤其多。有人做过统计,前前后后共有多座佛寺在此建立。故众多高僧皆隐居于此,绝谷避世。此外,佛教的“天台宗”和道教的“南宗”都在这里创立。

国清寺里经常举办大型的佛事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与佛家有关,也与俗世之修行者有关,它们有一个统一的“核心思想”,就是劝人向善。

譬如每年的七月初九至十五,这里会举办七天的盂兰盆法会。此法会源自南朝,以杂物供养功德,深得民心。至唐代佛教兴盛时期,送盆献的仪式被保留下来,以此报父母,求健康长寿。

带着让自己静下来的心情,每次去寺院的时候,我都会跟佛说说话。会把自己的一些烦恼、解决不掉的问题,还有一些扔却不了的情愫……一股脑都倒给他。并不求他保佑,就把他当成一个树洞去倾诉,倾诉完了就起身。我觉得佛能听得懂——其实佛听不懂更好,反正我也不太想让第二个人知道。

佛教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小乘佛教渡己,大乘佛教渡人。大乘佛教的最高境界一是佛陀,二是菩萨,你把心里话说给菩萨听,其实没问题。他本身就是来“普渡众生”的嘛。也许佛未必能解决我们的问题,但静心使我们清醒。寺院是使人清醒的地方,醒了记得起身。

浙江游记还在继续,我们下期游记接着说。记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52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