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的区划调整,1个地级政区两撤三立
浙江现辖11个地级市,因为经济比较强,各个城市的知名度都很高,杭州和宁波是2个副省级城市,还有温州、金华(义乌)等也非常出名。
新中国成立初期,浙江的地级政区远比现在的多。除了现在几个地级市外,还有临安、建德等专区。而且很多城市还是地市分设的状态。
-年,这几年的时间,浙江的区划调整力度非常大。比如金华专区吞并了衢州专区,绍兴专区撤销并入宁波专区,温州专区更是管辖了整个浙江南部。相当于是通过大合并减少地级政区的数量,不过后来很多专区又陆续恢复。
正因为这样的调整,浙江有好几个专区都是经过撤销后再复立,有的还反复了多次。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台州专区就是如此,从新中国成立,这个地级政区经过了三次设立、两次撤销。
台州专区就是台州市的前身,如今的台州市发展得还不错。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一下台州的区划调整历史。
台州专区:年成立了,后来经过两撤三立年,浙江解放之后,将全省按照序号设置专区,现在台州市附近的区域属于第六专区。新中国成立之后,更名为台州专区。
此时的台州专区驻地位于临海县,下辖7个县,还有2个直属区(城关、海门)。
直属区是什么意思呢?那个时候的政区设置没有这么规范,就拿“区”来说,级别就很复杂,有县级,也有科级。不过那个时候判断级别也很容易,就是看归属,如果是省辖市的下属区,就是县级。
不过台州专区当时下辖的城关和海门2个区,有时候是属于台州,那么就是县级;有时候又属于临海县,这就相当于镇了。不过即便是科级区,后来大多演变成了市辖的县级区。
这是台州专区的第一次设立。
五年之后,台州专区就迎来了第一次撤销。年将临海、天台、三门3县划属宁波专区;黄岩、温岭、仙居3县及海门直属区划属温州专区,相当于宁波和温州将台州瓜分了。
台州专区的第二次设置是在年,将原属台州专区的各县归还,此时的台州专区下辖7县(临海、黄岩、温岭、天台、仙居、三门、宁海)。
地级政区的变动尚且如此频繁,那个时候的县级政区就更复杂了。年,三门县撤销并入临海县,宁海县撤销并入香山县,属台州。
县级变动太频繁,就简单描述一下,不再细讲了,我们主要是要了解台州这个地级政区的调整过程。
这次台州专区持续了只有1年多,年12月,就迎来了第二次撤销,其下属各县依然是拆分给了宁波和温州2个专区,不过这次温州分的更多。
台州专区的第三次设立是在年,自此台州躲过了撤销的命运,以一个地级政区出现在浙江,一直持续到现在。不过其内部的政区,还是经过了一些调整。
年,台州专区复置时,下辖临海、黄岩、温岭、仙居、天台、三门、玉环7县。
通过两次撤销、三次设立,其实台州的外部政区范围变动并不大,基本还是那些属县。但是内部的变化还是很大的,到了年之前,台州下辖4市(临海、椒江、黄岩、温岭)、4县(天台、仙居、三门、玉环)。
为何以为界,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撤地设市,地级台州市正式成立。黄岩市和椒江市撤销,分别成立了椒江、黄岩、路桥3个区,还有2个市和4个县。
后来玉环县,撤县设市,所以台州市就下辖3区、3县、3市,一直到今天。
台州,虽然经过多次撤立,经济实力和人口基础都还不错从年到如今,台州市经过了三次设立、两次撤销,对其发展肯定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不过具体分析来看,撤离基本集中在六十年代之前,这个时期我国还是以农业为主,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不快,所以对台州的影响其实也算不上太大。
根据浙江省年的GDP数据,台州市以亿位居全省第6。在强者如云的浙江省,能够达到这个成绩已经实属不错。
根据七普人口数据,台州市的常住人口为万,排在全省第5的位置。
所以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口规模,台州市都位于浙江中等水平。近十年来,台州净流入了65万人,增量在浙江也是居中。
台州下辖县市区的数量在浙江各地市中应该算偏少的,为何人口总量能够超过万人呢?从台州各县市区的人口分布情况来看,超过万的就有2个,其中温岭以万人,位居台州各县市区的榜首。
椒江、黄岩和路桥3个区,人口总量也比较可观,合计超过了万,说明台州的城市规模也还不错。
浙江已经明确了杭州、宁波两个核心城市,温州作为第三极,台州的定位虽然不高,但是这些年来,台州都是依靠自身的努力才取得现在的发展成绩,所以未来台州也不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继续保持在全省中等水平,争取向中等偏上层级靠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