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尽量别走借调这条路,但有几种情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提到公务员“借调”这件事,举了一个例子:某位年轻的街道办公务员被借调到区科技局,当初答应解决他人事关系的局长,现在调走了,去了一个乡镇当“一把手”,新来的局长对他的人事安排似乎没什么兴趣,,他不知道是继续以“借调人员”的身份待下去,还是回到原来的街道,重新开始。
1)
关于公务员“借调”,我一直认为“要慎重”,不要为了图一时的利益,或者图一时的轻松,就离开人事关系所在的单位,因为“人走编不走”的借调,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前面提到的那位年轻公务员,从街道办到科技局,可是编制仍然在街道办,可以说他是“街道办的人”,但干的却是“科技局的事”,未来的考核评优、职务晋升等,都挺麻烦的。因为人不在原单位,原单位在评优和晋升方面一般不会考虑这些被借调出去的公务员,而现在工作的单位也很少把晋升的机会给些从其他单位借调来的“外人”,所以个人的事业发展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特别是原来借调你的领导调走之后,新领导有自己的用人策略,你就会面临两难的局面。如果回原单位,这么长时间的付出和努力基本上就白费了;如果继续在借调单位耗着,提拔晋升也落不到自己头上,更耽误前程。
当然,倘若个体情商很高,工作能力也很强,那就争取获得新领导的认可,再把人事关系调入新单位。只是这波操作同样充满诸多不确定因素。
简单地讲,年轻的公务员尽量别走“借调”这条路,最好在原单位好好工作,只要年龄不是很大,整体能力不是很弱,一般有了几年工作能力之后就会得到提拔重用。
2)
既然借调有这么多风险,那么公务员是不是就不能借调了呢?也不见得,以下这几种情况可以例外考虑。
第一种情况:被借调到强势部门
强势部门有组织部、两办(府办、委办)和其他的个别“常委部门”(部门一把手是常委)等。如果从乡镇、街道借调到这些强势部门,是可以考虑的。
到强势部门上班,接触的领导层次更高,解决调动的可能性更大。就算人事关系调不走,也不影响个人的升迁。我们身边有不少类似的案例,比如某公务员从乡镇被借调到县(区)组织部,工作两三年就直接被任命为局机关副职或者乡镇街道副职,他们跳过了“转人事关系”这个流程。
第二种情况:被借调到上级管理部门
从县区机关借调到市直机关,或者借调到省直机关,这种机会一般要把握住。
首先,既然上级部门要借调你,说明部门主要领导肯定了你的工作能力,你有机会得到级别更高的领导的器重,人事调动的可能性非常大;其次,即便调动不了,只要肯认真工作,领导都会对你有深刻的印象。公务员系统的流动性非常大,市直机关部门负责人到县区任一把手、市直部门副职到县区任常委,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赏识自己的领导跟自己的工作出现了交集,晋升之路就比较畅通了。
其实,到上级管理部门工作一段时间,人的视野会变得更开阔。无论人事关系有没有调动,个人的见识和能力都会得到锻炼。
第三种情况:生活更方便
有些公务员,工作单位是偏远乡镇,但家安置在县城,自己一个星期才能回一次家,生活不方便,也没有时间教育孩子、陪伴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有借调到县直机关的机会就别放过。到县直机关上班,不管今后人事关系能不能调过来,起码生活方便了,能照顾到家庭了,能天天陪在家人身边了,对孩子的成长也更有利了。
从事任何一个职业,干任何一件事,当前进到一定程度,难免就会遇到“选择”这个东西。有些“选择”,现在看是“最佳项”,但几年后再回头看,却后悔莫及。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我们普通人不具备看透未来的能力,只能做好当下,一点点地往前拱。至于事业方面究竟能走到什么地步,就看机遇了。
今日话题:你身边有公务员朋友吗?他们有没有经过“借调”这件事?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