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县民政局全力推进乡理乡亲服务集市
今年以来,新昌县民政局坚持“项目化落实,节点化推进”,用时6个月,全力推进该县民生实事“老有颐养”幸福提升工程——个“乡理乡亲”服务集市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为全县9个乡镇(街道)个行政村的名7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等定期开展理发服务,解决村民“头”等大事,实现“到家服务”和“服务到家”,开启社区基层治理与慈善公益新模式,通过党建统领、多方协同助力“浙里康养”幸福颐养品牌。
一、重基础,建设思路上统一谋划
一是统一建设规范。该县民政局联合财政等部门,在城南乡开创打造的基础上,通过走访调研,统一制定项目计划、下发实施方案,编制管理办法,指导开展建设和运行、落实服务协议签订,明确服务时间和服务次数。有序推进服务集市建设,先后下发《新昌县“乡理乡亲”服务集市实施方案》《新昌县“乡理乡亲”服务集市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文件,明确每个服务集市每年至少开展服务8—12次,支持与各类慈善组织、志愿服务组织进行对接与合作。
二是统一功能定位。为老年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等提供民生服务,按照“1+X”的模式设置服务项目,“1”是基础服务理发,“X”是健康服务、家电维修以及开展志愿服务、公益宣传、矛盾纠纷调处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功能。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开展补衣服、修鞋、配钥匙等各式实惠服务,提供健康咨询、中医理疗等更多更好的便民服务。
三是统一设施设备。合理利用资源,加强场地管理,规范场地使用,利用村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村级闲置用房、祠堂等场所设置服务场地,配备理发椅、热水器、镜台、若干座椅等设备设施,有条件的适当配置电风扇、空调、电视机、饮水机等电器设备,以及其他所需的必要物资等,配备1-2套移动设备;服务信息阳光透明,服务时间、服务人员信息、服务内容等上墙公开,根据实际需求将服务延伸至自然村,统一标识标牌,服务集市的名称统一为“新昌县**乡镇(街道)**村服务集市”。
二、重机制,运行保障上多方联动
一是建设资金基本落实。在该县原有个别乡镇“乡理乡亲”服务集市建设基础上,联合下发《新昌县“乡理乡亲”服务集市资金补助方案》文件,明确基础建设经费由县财政予以保障,每个服务集市补助最高不超过元,进一步明确全县建设时间节点和资金保障,加快迭代升级步伐。
二是运营补贴额度保障。建成运营的服务集市给予一定的运营补贴,每个服务集市每年补助元,并且列入该县财政预算,同时明确,除免费对象外,70—80周岁每人不超过5元,70周岁以下每人不超过15元;运行资金不足部分乡镇、村要列入村级运行日常保障。
三是服务资金慈善补充。新昌县慈善总会开发智慧微慈善小程序、开通基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