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孩子最近的3个人,影响孩子的人生走向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你就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对于成年人尚且如此,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对懵懂无知的小孩子而言,身边的大人们是他们模仿学习的主要对象,因此很多人都能发现,如果孩子和谁相处得比较久,慢慢地,他在行为、言语、性格等方面会和那个人类似。
近日,北大数学助理教授韦东奕拿着矿泉水瓶和馒头接受采访的视频火遍全网:凭借数学奥赛金牌,直接保送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后直博进入数学系读博士,博士毕业后成为北大数学系教师。
他是第49届、第5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满分获得者,金牌第一名,当年竞赛中最难的一道题,国家队教练需要3个小时解出,而韦东奕在2个小时的高压环境中,就算出来了。
进入北大后,在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中,韦东奕获得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个人全能奖,还顺带拿走了竞赛中的华罗庚奖、陈省身金奖、林家翘金奖、许宝騄金奖、周炜良银奖,凭借一己之力,打败了来自清华、中科大的数学学霸,是真正的数学王者。
经过大家深入了解才知道,原来被誉为“韦神”的他,竟然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
韦东奕年出生于山东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母均为山东建筑大学老师,父亲还曾担任学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数学会理事。
一年级时,别人在读连环画、故事书,他读《华罗庚数学学校》,并且说:
“这本书没什么特别之处,就是些难度较大的数学题,我从解出第一道题时,就感受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乐趣。”
有时候父亲没事干了,就会和儿子打趣道:“来,我们做道数学题。”
普通孩子的休闲方式是玩耍、游戏,韦东奕则是看数学书、做数学题,研究数学是韦东奕的最爱,没有之一。
孩子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的道理,古人就告诉过我们了,因此存在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这样的哲理。
因此,对于年纪比较小的孩子,父母一定要注意他接触的人。特别是与孩子离得最近的三个人,将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
01父母决定了孩子的人生格局
美国耶鲁大学曾做过一项研究: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更好,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
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孩子最好的榜样,通常孩子会以父亲身上的优秀品质为骄傲,并以此来要求自己。
得到父亲充分陪伴的孩子,他们更勇敢,更自信,待人接物落落大方,不怯懦,不自卑。
他们像一个小太阳,不必借助他人的光芒,自己就足够明亮。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说过:“我不会做一辈子的总统,但我一辈子都要做好一位父亲。
就如上文韦东奕的例子一样,父亲虽然是大学教授,但也会抽出时间来陪着韦东奕做数学题,同时也会耐心的教导他。
相信很多家长都看过一部3分钟的泰国短片《菠萝冰棍》。
之所以让无数人为之动容,赢得好评如潮,大概是因为它改编于真人真事。
据报道,短片中女儿的原型AcharaPoonsawat已于年顺利完成本科学业(泰国国家级优秀的私立高等学府——博仁大学),并获得国家级项目奖学金,过上了理想中的生活……
影片里母亲没有上过学,不知道怎样教育她的女儿,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女儿从生活中学习。
某天放学归来的女儿看到同学们在路边摊买冰淇淋,很是羡慕。她知道自己没有那么多的零花钱可以买来吃,只好远远地凝望着。
晚上母亲悄悄地把家中的菠萝切成了雪糕形状,冻在了冰块中。
第二天,女儿一边开心地吃着母亲为她特制的菠萝冰棍,一边向母亲提议“太好吃了!我们应该把它卖出去!”,母亲立马赞同了孩子的想法。
当孩子兴致勃勃地抱着一箱菠萝冰棍沿街叫卖时,却发现这样好吃的东西竟然无人问津。
她沮丧地来到妈妈跟前,求教妈妈“为什么没有人买呢?”,妈妈温柔地对女儿说道:“那你就该去菜市场,看看其他人是怎么卖东西的。”
女孩听从妈妈的建议,来到菜市场,她看到小贩们在不断地吆喝着一些朗朗上口的话,摊位上还插有他们所售物品的相应宣传牌,上面标有价格和促销信息。
女孩一下子明白了过来,她开心地跑回家,拿出一块纸板,用彩色笔在上面画上了菠萝冰棍的图片,并写道:“雪糕菠萝冰淇淋,每口好滋味!”
就这样,伴随女孩清亮的吆喝声和促销策略(5泰铢一根,10泰铢三根),女孩手中的菠萝冰棍从此销路无忧。
作为一个没有文化,也没有什么视野的单亲母亲,AcharaPoonsawat的妈妈一直用行为和行动影响着孩子。
有人问,为什么AcharaPoonsawat能如此上进,最终脱贫过上理想生活?
其实,这和她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她的母亲虽然没有什么大的能耐,没有办法提供孩子渊博的知识和优越的物质条件,却有幸是一位“没有文化却有教养、没有视野却有眼界”的人,她清楚地知道读书对于孩子的意义,以及让孩子在“实践中见真知”的重要性。
02家人决定了孩子的人生命运
作家威廉·达蒙说过:“家庭之外的成年人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关键作用。”
有远见的成年人,不是对孩子严加管教,而是当孩子遭遇一些心酸无助的时刻,能用格局引领,用言行示范,用细节指导,让孩子获得无声却坚定的力量。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重要他人”,指的是社会化过程中,对个体心理人格形成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重要他人可以是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也可以是老师、同学。
而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在“重要他人”的影响中,书写无限可能的人生。
在一些报道中,我们会看到对钟南山院士的家庭背景描述会以“医学世家”这个四字一笔带过。
倘若深刨一下,你会意外发现,这确实不是一般的分量,在他的背后是一个“批量生产精英”的家族:
母亲一方是知名的鼓浪屿首富廖家后裔,外公是林语堂的堂妹夫,家族中有不少是在医学和艺术方面有造诣的人物。
而这一切的背后,确是凭借着外祖母谢淑媛一力支撑的。
谢淑媛出身于一个大家族,她本人知书达理、温柔贤惠,一手白话字(闽南语的一种)写得相当好,是识大体之人。
她与早年下海经商、思想靠前的的廖超熙,可以算是相当的匹配。
祖父母在厦门鼓浪屿黄家渡开了一家华南药房,正式基于这样的原因,在他们的悉心照料和耐心指导下,儿女们先后都选择了从医这条路。
钟南山院士忆起童年时光,总是念念不忘外婆家的五香肉的味道。
那是外婆留给他的一种独特香气,在他忙碌的医疗科研事业中,变成对故人的思念、对鼓浪屿外婆家的回忆,或许也是他疲惫时的一种心理慰藉,令他时刻谨记“克己、宽厚”的道理。
如今的钟南山院士,年逾古稀依旧奔赴前线抗疫。
身为医生,他毫不畏惧地说:把最严重的的病人送我这里来;忧国忧民,说到动情处哽咽落泪。
身为廖家后人之子,他心怀宽厚仁义,身上闪耀的不正是廖家祖辈流传下来的医德和好家风吗?
公安大学青少年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在一次演讲中说,“性格一旦形成很难改变,在形成过程中有一个关键期,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这个关键期,其结果是什么,验证了那句名言,性格决定命运。”
怎么理解呢?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的方式将决定孩子的性格,换个角度说,就是家长教育孩子的脾气,决定了孩子的做事对人的态度,从而最终影响了孩子的命运。
03身边的朋友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时代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父母和儿童相互作用的世界,一个是同伴的世界。同伴对儿童的发展起着与父母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作用。
之前,一则#中国地质大学同寝室8名女生全部保研成功#的新闻,登上热搜,让许多网友羡慕不已。
据其中一名女孩说:“平时为了共同努力,大家制定了一个寝室公约”。
寝室成员每天早起听CNN,晨读20分钟,每周一次英语卧谈会,公约中还对每个学年应获得哪些证书,做了详细的目标。
寝室中平时很热闹,但大多数时候,室友们不是在闲聊,而是在探讨学科知识,或者一起朗读英语。
央视新闻这大概就是同伴的影响力,一个好的朋友或者一个良好的社交圈,往往会给人积极正面的影响,带领孩子走上更好的人生旅程。
在知名校园综艺《少年说》节目中,一个女孩走上“天台”,开始“表白”自己的发小。
原来,女孩的梦想是将来能够考入武汉大学,而发小是皮划艇运动员,他的梦想是将来能够考入武汉体育学院。
两个中学生带着对未来的满满憧憬,彼此鼓励,互相督促,无论在学业上还是训练中都动力十足。
在节目上,发小对女孩说:“让我们一起努力,考到一个城市去,加油!”说话时眼里满是热望。
美国波士顿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说:“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归属感,需要被欢迎和接纳。我们观察别人,从中得知做什么、不做什么。”
要知道,孩子是一粒种子,要向阳而生,那么就要给他们提供友谊的土壤、养分和阳光,而不是让他们一直生活在父母的温室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