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三个世纪,来看天台这所建校150年小
赤城街道第二小学
诞生于年
成长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中
从文明私塾到文明小学堂
从城北小学再到如今的赤城二小
这所老牌小学的历史车轮
走过了年,
栉风沐雨,弦歌不辍
今天,小编将带您走进赤城二小,
一起品读这所百年老校的前世今生!
几代育人梦百年二小情
办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合格加特长
赤城街道第二小学
赤城二小始建于年,初名为文明书院,后校名几经变易,年用现名。年4月被中共台州市委员会、台州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台州市文明单位,是台州市首批地方文化教育特色学校(民族乐器)、台州市第三批非奥运动项目训练基地(武术)、天台县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电脑机器人)。今年,赤城二小已建校一百五十年,二小人也为打造二小百年品牌校的历史使命而锐意进取……
一百五十年来,一批批德才兼备的教师在这里春蚕吐丝,育人成才;一批批品学兼优的学子在这里勤学创新,成长成才……
学校源自清乾隆三十五年()县令钱曜筹资创办的“义学”。嘉庆年间(-),义学改建文明书院。后曾衰落,同治九年(),台州郡守刘璈谕令更造,并拨桐柏观、万年寺、龙山寺等废产,作为书院常年经费。至清光绪三十二年()正月改为县立文明高等小学堂,开创天台现代小学之始。此后,学校七易其名,如文华小学、城北镇中心国民学校、县立城北小学、城关镇第二小学等。年6月,这所百年老校易地新建,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
世纪变幻,岁月流转,从文明书院到赤城二小,从“立志勤奋守纪爱校”校风到“仁信聪慧博学多艺”校训,从“励志成才”到“抓普及,促精品”特色,百年历练使这所学校的文化底蕴日渐深沉厚重。目前,学校视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学生为己任,学生以全面发展兼具个性特长为目标,师生同心,屡创佳绩。
二小一百五十年,究其成功根本即在“严谨”“务实”二词,严谨做人,人自大气;务实做事,事必精致。以此精神打造教师队伍,便有高素质的现代化教师队伍,以此精神培育学生队伍,便有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
01倾心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校因师而立,师因校而名。
自文明书院至二小,教师静心于立德树人,精心于滋兰树蕙,经心于推陈出新,渐成就二小教师思想开放,作风民主之风范,业精道隆,品正行高之形象;此风师徒相承,世代相因,便汇聚成星光闪耀的教师群体,亦养成二小人独具的文化风貌。从文明小学堂时期的金文田、许杰等教育前辈,到文华小学时期的朱淑贞、曹侨等教师,再到夏云瑞、陈彩炉、许昌运、陈立富等十数位现代名校长,几代人打造起二小的辉煌品牌。而今“卓越教师”、“睿智教师”、“新雨教师”工程又建构起立体的教师培优体系,使二小教师队伍能与时俱进、永葆青春、长盛不衰。近30年,学校涌现出浙江省优秀班主任吴雅娟、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市“人才工程”培养对象章亚萍,台州市小学美术优质课(城区组)比赛一等奖、省教师技能大赛参赛者朱琼华,三届《天台春晚》登台献唱的音乐教师奚子夜,还有众多天台县优秀班主任、天台县师德标兵;在年天台县小学课堂教学(城区组)评比中,该校教师更是创下小学十门学科六个第一名选送台州市参赛的佳绩,被授予台州市教育系统“三育人”岗位建功先进集体。
长久以来,“二小老师好”这句话在家长中口口相传。确实,二小老师好,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学能力强,二是育人水平高。早在年新年伊始,该校就向社会承诺:“像关心自己家庭那样关心学校,团结奋进,无私奉献;向关心自己孩子那样关心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让二小教育办得让各级领导放心,让社会人民满意。”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二小教师又很好地扮演起知识传授者、学习促进者、课堂管理者、学生引导者、课程研制者、文化传播者、教学组织者、团体领导者、知行评价者的多重角色,真正成为了学生的对话者、协作者、促进者。该校早在年就被授予台州市先进家长学校,形成了“家校并育”的理念,实行家校相结合的育人模式,至今仍保持一年级家长学校、家长会、入户家访等传统。教师们用知识激活知识,用生命激扬生命,用心灵激动心灵,用人格激励人格,使学生愿意敬其师,信其言,遵其规,从其教,保证了教育教学高质量进行。
二小老师好还体现在其浓浓的人文情怀,尊重学生自我发展,培养学生的品质,学生的作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习惯。学校重视以科研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愉快教育——目标教学”到“自学、自强、自治”再到以促学为核心的“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减负、课后反思、教学复备”的教学模式,30余年如一日。二小始终坚持高效优质轻负教学模式的探索,从运用学案以提高课堂效率,探究课型模式以提升教学效能,尝试合作学习以构建探究平台,到组织听课以监控教学过程,改进数据分析以指导教学教研,创建研训中心引领教师改进意识,加强管理以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坚持理论学习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实施目标管理以强化责任意识。不管哪一项举措,都指向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供学生高质的课堂,激发学生增值的潜能。
02精心办成一所规范的特色学校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二小把实施素质教育当作学校发展的战略举措。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开始学生第二课堂教学。在校长许昌运的重视下,依靠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涌现出围棋国手俞斌,围棋新苗曹虹,武术小将袁继开,田径教练桑栋良,游泳小将陈帮祥,在社会上享有盛誉,为国争光。年6月,浙江省体委命名该校为游泳传统项目学校。
年6月,时任校长陈立富多次调研后,提出合格加特长的办学方向,向县教委提交举办民乐班的报告。同年12月,天台县教育教委会(天教教号)批复同意学校举办民乐班,希望学校努力培养一批合格加特长的学生,为天台的两个文明建设做贡献。学校自此走上了民乐特色办学之路。年12月,台州市教育局、台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授予学校为台州市首批地方文化教育(民族乐器教学)特色学校。学校开始树立“民乐在二小”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大众民乐”和“精英民乐”,让从二小毕业的每一个学生至少会演奏一种乐器,让二小每一位有民乐天赋的孩子得到充分的张扬。教师俞瑾撰写的民族乐器教学实践论文在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的省创新教育年会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并作大会交流;学校民乐团参加省、市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分获台州市器乐合奏组第四名、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节合奏组二等奖。
年,现任校长徐亦胜在县体育特色学校(武术)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武术特色教学的支持,成立学校民乐武术特色教育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开门办学,聘请天台县丁成少林武术学校总教练、国家武术一级裁判员丁成为学校武术全职教练,天台县少体校教练、国家武术一级裁判员袁继开为学校兼职教练,一起带好学校武术竞赛队,带领优秀武术学员参加省市各级武术比赛,组织学生参与天台县各类大型活动展示,对外塑造学校武术特色品牌。学校武术队应邀参加在台州湾集聚区管委会广场举办的台州市首届全民运动健身大会开幕式表演,并在年12月被台州市体育局、台州市教育局认定为台州市第三批非奥运动项目训练基地(武术)。
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二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民乐武术学在二小已深入群众心中,二小的民乐、武术已堪称这座县城的一个品牌。尤其是年学校易地新建后,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拥有配备齐全的电脑室、音乐室、美术室、图书室、阅览室、科学实验室、劳技室等专用教室,配备3个“互联网+义务教育”教室,1个新型课堂教室,1个微格教室。近年来,学校加快走素质教育发展之路,办学特色进一步深化,学生在各级竞赛中硕果累累,努力实现了学校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
03着力培养一批有特长的合格学生
该校认为学生的成长与成绩同样重要。坚持让学生拥有自主发展的意愿、动力和空间,使之自我教育、自我培养,从而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特长人才,学校为学生的特长发展提供最大的可能性。在持续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中,二小逐渐构建起以人为本的工作机制。
01满足学生特长发展需求,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
该校根据学生需求开设了正雅、慧雅、博雅、隽雅四大类近40个拓展性课程,以走班形式,每周固定时间活动;编著《诗路天台行》校本研学教材,开展全体学生参与的“诵国学品诗词润人生”经典诗文闯关活动;培植学生社团十余个,既有民乐、武术等传统社团,又有电脑机器人、科技七巧板等新兴社团,培养学生特长发展。
02满足学生多味化需求,打造多元文化建设
学校根据校园文化设计,完成走廊文化、班级文化、楼道文化等特色建设;升级科普培训基地,为学有专长的学生提供实验场所;开辟社团场所,改造民乐、武术、舞蹈功能教室,新建开放式小舞台,保障学生个性特长发展。
03超越成绩唯一论,建立多维评价体系
该校抛弃唯学习成绩论的标准,采取多元评价方式,评价记录量化,常态化。设立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星级聪慧少年,优秀少先队员,学科十佳,阅读之星等,事事可获赞,人人可得奖。
学校层面则坚持高品位组织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年年不辍的运动会、民乐节,这些都见证了该校坚持多维育人的过程。
有人问“用多长时间可以走完二小校园?”
可能几分钟,亦可能是一生。
从大门到教学楼,不过短短十几步,从教学楼到文明书院亦不过区区几十米,但从昔日之文明到今日之“文明”却已经走过一百五十年,而二小人必将沿着这十几步、这几十米走过下一个百年,直到永远。
百年“文明书院”见证着学校的百年发展史,见证着一位位教师的纯净与荣光,见证着一代代学生的青涩与梦想,见证着二小文化品牌的简单而辉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