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怎样写深写透最熟悉的陌生人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好不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5079/
来源:财经记者圈文

朱玲巧,台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记者,原载于传媒评论(ID:cmpl)大三那年我在一家报社实习,写了第一篇人物稿,获得了一笔元的稿费。我用信封包着这笔“巨款”,乘着公交车跨越大半个杭州城,把它送到了采访对象——一个身残志坚的大学生手里。回来路上,我欢喜雀跃,怀着一腔的热血赤诚。文字是有力量的,至少是能起到点作用的。正是怀抱着这样的信念,让我真正成为记者后,四处奔忙的人生有了坚守的勇气。这些年来,采访对象是我“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一边写着他们的故事,一边在沉淀中成长。在智能大数据时代,新闻越来越讲究时效性,但是我认为,记者这个职业应当如蜗牛慢行,踏踏实实,努力向前。01大量的学习和积累,做勤恳的“地才”看到过一句话: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意识到自己的平庸。越是想要写出好作品,这种痛苦就越甚。互联网随时在释放信息流,我只是新闻矿藏里无数淘金者中的一个,要拿到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独家新闻很不容易。天台县老县长范昌运,今年81岁,是一个“老典型”。关于他的报道,主要集中在上世纪90年代主持开发琼台仙谷景区时期。如今,天台县提出,要把大琼台项目打造成该县核心旅游工程,于是“老典型”又有了新热点。一个好题材,想要超越前人,就需要攀登一座座山峰。我早早就认识到自己不是“天才”,那就做勤勤恳恳的“地才”。拿到选题后,在兴奋与忐忑中的我是这样做的:首先,有一双勤快奔跑的腿。我前后多次拜访范老,跟着他在琼台仙谷的崇山峻岭中攀登,倾听他关于未来大琼台景区的构想,听他朗声吟诵“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等壮丽诗篇。再者,有一颗沉得下来的心。我读遍了历年有关范老的采访,并到档案馆翻阅了他在天台执政期间的地方志和旧报纸,做了大量的笔记。那些尘封的庞杂线索,似一片片拼图,渐渐还原了一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人物形象。最后,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我在线索中抽丝剥茧,发现他一生曾为了琼台景区三次“请辞”,官“越做越小”:一辞县长,推动了桐柏抽水蓄能电站的建成;二辞主任,推动了琼台仙谷的开发;三辞副组长,恢复断流了60年的天台山大瀑布。这些都一步步奠定了大琼台景区成为天台景区中的“月亮”。因为有了前期的积累,稿子的脉络就好似一个在黑暗中静静等待的种子,在适当的时候一下子破土而出。年5月28日,台州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从县长到“跑腿”——范昌运的三次“请辞”》,稿子截取了三次辞官的特色角度,让一个一心为民、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好典型立住了。烹饪新闻大餐,就算之前已经有米其林大厨出手,我们也得自己琢磨配料,给受众端上自己做的“红烧肉”。在此之前,记者需要大量的学习和积累,才能得心应手。特别是当前全媒体转型期,应该更加如饥似渴地学习新技能。若只有输出没有进料,就如一颗不断放电的电池,迟早都会“断电”。个热水瓶和鲜花,细节的力量记者是一个不会下班的职业,因为采访永远没有截止时间。一个内向的人,需要不停地社交去克服羞怯、紧张。这曾经是我作为记者的困扰。但是在长期实践中我发现,有时候最生动的细节,并不是“聊出来”的,而是于静悄悄处观察来的。年6月,临海身患重病的“中国好人”吴元渺和默默照顾他6年的张海林夫妇之间爱心传递的故事感动了全城。在见到吴元渺的那刻,我几乎要放弃采访:由于患病,吴元渺每次开口说话,都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他的喉咙,一会儿就面色发紫,难以继续。虽然我想获取更多的信息,但实在不忍心打扰。我细细地打量了这个特殊的“四口之家”:为了照顾吴元渺,张海林夫妇搬到了这个只有6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里;吴元渺住的是主卧,每天清晨的阳光准时洒到床上,床头的柜子里摆满了他曾经作为“爱心理发师”获得的各项荣誉;房间根据复健的要求进行了改造,护士出身的朱丹丹辞职在家全职照料吴元渺……在典型人物采访时,我常对“无私”报以审慎的态度,我很难相信,世上真有像张海林夫妇这样的人,能默默照顾一个非亲非故的病患6年。我需要更多的细节去说服自己相信“无私”的存在。在这样一个局促的环境中,我看到了角落里摆放的6个热水瓶。这是顶梁柱张海林的“精打细算”,利用峰谷电一次性烧水,就能省下不少电费、煤气费。之后,我又闻到了一阵花香。朱丹丹曾经是个“文艺女青年”,她正修剪好一盆栀子花,送往吴元渺的卧室。6个热水瓶的困窘和鲜花的体面,正是这个爱心家庭带给我的感官冲击。我不需要用过多的笔墨讲述他们如何在艰难环境中积极向上地活着,只要去展现这个细节,就能调动读者的五感,去感受人心的温度。年6月19日,台州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张海林朱丹丹夫妇:我们如此平凡》,同时我配发了一篇《6个热水瓶和鲜花》的记者手记。不出意外,最终不少读者向我反馈,这个细节最抓人。在人工智能时代,或许机器人能替代简单的新闻采写和播报,但是人与人之间珍贵的情感,以及隐藏在生活中的细节,是冷冰冰的机器难以捕捉的。03从“闺女”到“囡”,精准的表达全媒体时代,需要我们在文字上能更加精炼地表达。记者要盯住重点的故事和现场,让关键人物和关键场景,成为进入故事的路径。黄岩新前街道多个村民,自发按手印写联名信,推选一名乡村护士章晶晶为“台州好儿女”。7年时间,章晶晶和老人们从互不相识,到成为全村老人公认的亲囡。为了挖掘这个故事,我和摄影记者跟着章晶晶走街串巷,采访了二三十位老人,记录了大量的采访素材。稿件呈现的内容,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将宏观和微观调整到合适的配比。因为有了全媒体的团队作战,我可以用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多元化、多角度地呈现章晶晶和老人之间的相处方式,文字不需要面面俱到。同时,我给大量的细节进行排序,经过层层的“筛选”,只保留最重要的细节。年9月20日,台州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我把他们当爸妈”——乡村护士章晶晶和她的忠实粉丝》,最终文字控制在字以内,读起来比较轻松、干净。为了更适合新媒体传播的要求,我在稿件中用对话增强了现场感,在用词上更接近于口语。不过在交稿时,编辑还是指出了我的一个错误:我原文将老人对章晶晶的称呼写作“闺女”,但现实中,台州人很少用“闺女”,台州本地方言女儿都是叫“囡”。“闺女”虽然也口语化,但是不接地气。这个称呼,是整篇文章的“眼”,展现了章晶晶和老人们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厚情感。从“闺女”到“囡”,细节上更加真实和精准,让台州读者更有代入感。04让新闻在人群中“荡漾”,做大“影响业”“我们正处在既来自过去,又达不到将来的中间环节,我们既看不到黄昏的晚霞,也看不到黎明的微曦,未来的人啊,你们也许永远不可能理解我们。”借用赫尔岑的一句诗,表达我此时身处变革时代的心境。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93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